设置

关灯

【崇祯十七年】第十章 以计对计

第(11/12)节
州,那么在他们攻下城池之前,明朝的十几万

    援军就会抵达,形成内外夹击之势。

    孙承宗的心中充满了忧虑,但也充满了决心。他知道,无论皇太极的目的是

    什么,他都必须做好最充分的准备,确保通州的防御固若金汤。他的眼神中透露

    出坚毅的光芒,他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保卫大明,至死不渝。

    在通州的城墙上,士兵们在孙承宗的指挥下,紧张而有序地加固着防御工事。

    他们搬运着石块,加固着城墙,检查着每一处可能的漏洞。在孙承宗的带领下,

    每一个人都充满了信心和勇气,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

    夜幕降临,通州城内的灯火渐渐亮起,照亮了城墙上的士兵们。他们的身影

    在灯光下显得格外坚定,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对胜利的渴望。

    孙承宗在通州的日子充满了紧张与不安,他的思绪如同紧绷的弦,时刻警惕

    着可能出现的危机。每当夜深人静之时,他总会独自一人沉思,考虑着各种可能

    发生的情况。

    ”如果皇太极趁明军现在守备真空的时机,在袁崇焕不察觉的情况下,绕道

    进攻北京呢?”这个念头在孙承宗的脑海中反复出现,让他无法安睡。他深知,

    如果真有这种情况发生,通州将成为北京最后的屏障,他必须坚守到底,哪怕是

    一兵一卒,也要尽忠报国、在所不惜。

    在提心吊胆中,时间一天天过去,而女真军的消息却如同石沉大海,没有任

    何音讯。孙承宗在通州坐立不安,心中的焦虑与日俱增。每当他站在城墙上眺望

    远方,心中总会涌起各种不祥的预感:”难道是皇太极攻陷了蓟州了吗?难道袁

    崇焕输了吗?”

    这样的想法如同阴影一般,笼罩在孙承宗的心头,直到十一月十四日,情况

    终于有了转变。这一天,孙承宗终于接到了袁崇焕的飞鸽传书,得知女真军已经

    在四天前潜行绕道蓟州。

    孙承宗急忙打开字条,飞鸽传书上的字迹虽然潦草,但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

    击打在他的心上。”这下非同小可。”他心中暗自思忖,随即立刻行动起来。

    他一方面立刻要求袁崇焕带兵回援通州,并上疏朝廷,请求更多的支援;另

    一方面,他马上召见了保定巡抚解经传、御史方大任、总兵杨国栋,告诉他们后

    金兵的动向,要求他们立刻行动起来,加强城防,以防不测。

    在孙承宗的召集下,通州城内的官员和将领迅速行动起来。他们的表情严肃,

    动作迅速,每一个人都知道形势的严峻。城墙上,士兵们加紧巡逻,检查每一个

    角落;城门口,守卫们严格盘查,确保没有任何可疑之人能够混入城内。

    孙承宗亲自登上城墙,巡视每一个关键的防御点。他的目光锐利,审视着每

    一个细节,确保没有任何疏忽。他的身影在城墙上显得格外坚定,给所有士兵和

    百姓带来了信心和力量。

    在孙承宗的带领下,通州城的每一个人都投入到了紧张的防御准备中。

    河西务。

    这个战火纷飞中的宁静之地,却因袁崇焕的军事洞察而变得紧张起来。袁崇

    焕,这位经验丰富的将领,通过情报探知皇太极并未攻打通州,而是选择了另一

    条道路,这让他深信不疑,皇太极的目标已经转向了西北方向的顺义,乃至顺义

    南面的北京城。

    在袁崇焕的军帐中,灯火摇曳,映射出他沉思的面容。他知道,皇太极的改

    道不仅是战略上的调整,更是对时间的精打细算。皇太极不想在通州耗费宝贵的

    时间,一旦被拖住,后果将不堪设想。袁崇焕的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他明白,自

    己所部在通州东南,皇太极若要绕过他们,必定会选择北上。

    袁崇焕的心中有着自己的战略考量。他不想在通州与后女真军展开野战,因

    为在开阔地带,明军很可能处于不利地位。他更倾向于利用城防坚固的优势,像

    在辽东那样,坚守城池,与敌军进行决战。这样的战术,既能发挥明军的长处,

    又能最大限度地消耗敌军的力量。

    在袁崇焕的指挥下,开始调动兵力,准备应对可能的变故。

    十六日的清晨,河西务渡口旁,袁崇焕的军队在此扎营。营地中,士兵们忙

    碌着,准备着新的一天的行军和防御。然而,在这片紧张而有序的氛围中,一件

    小事打破了平静——一名士兵擅自取走了民家的饼。袁崇焕得知后,立即下令将

    该士兵斩杀示众,以严明军纪,确保军队
第(11/12)节
推荐书籍:天生下流胚他他他和她(限)重生乱伦大学辅导员的暑期调教战舰少女重口系列征服路良家人妻的诱惑我的堂姊Amber罗马女奴完美奴隶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