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崇祯十七年】第十章 以计对计

第(10/12)节
 孙承宗的心中始终铭记着长城被攻破的教训,他知道那是由于明军的疏忽大

    意和不尽职守所导致的。他不想让赵率教的悲剧再次发生,更不想让大明的江山

    社稷受到威胁。

    夜幕降临,孙承宗结束了一天的忙碌,他的身体虽然疲惫,但心中却充满了

    坚定和决心。在睡下之前,他交代下人们,除非有重大的事情,否则不要打扰他

    的休息。他知道,只有保证充足的休息,才能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保持清醒的头脑

    和充沛的精力。

    下人们恭敬地听取了孙承宗的吩咐,他们知道孙承宗肩上的重担,也理解他

    需要休息的重要性。整个府邸很快便陷入了宁静之中,只有偶尔传来的巡逻士兵

    的脚步声,打破了夜的寂静。

    孙承宗躺在床上,思绪万千,但他强迫自己放松下来,逐渐进入了梦乡。

    深夜的北京城沉浸在一片寂静之中,唯有紫禁城内依旧灯火通明。孙承宗在

    府邸中刚刚进入梦乡,他的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对大明未来的忧虑和

    思考。

    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宁静,孙承宗被下人的呼唤惊醒。他迅

    速从床上坐起,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门外,一名宦官手持崇祯帝的圣旨,

    神色急迫地等待着孙承宗的接见。

    孙承宗快步走到大厅,接过圣旨,烛光下,他看清了旨意——立即去守备通

    州。他的心中一沉,知道崇祯帝的担忧和急迫。女真人的威胁如同一把悬在头顶

    的利剑,随时可能落下,而通州是北京的最后一道屏障。

    孙承宗没有犹豫,立即下令下人打点行装。他的动作迅速而有条不紊,每一

    件物品都经过精心挑选,以确保在通州能够迅速投入工作。他的心中虽然对即将

    到来的战斗充满了忧虑,但更多的是对大明的忠诚和对职责的坚守。

    在府邸的庭院中,二十七名骑兵已经整装待发。他们的眼神坚定,身披战甲,

    手持兵器,准备随孙承宗一同前往通州。宦官看着这支小小的队伍,不解地问孙

    承宗,为何只带这么少的人马。

    孙承宗的回答坚定而有力:「一兵一卒都不能多带,都要留下来保卫皇上,

    保卫大明啊。」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大明的忠诚和对局势的深刻理解。他知道,

    北京城的安危同样重要,不能因为通州的守备而削弱了京城的防御。

    宦官听后,对孙承宗的胸襟和气度感到极度佩服。他看到了这位老臣对大明

    的深沉爱意,以及对国家安危的深刻洞察。在这一刻,他深刻地感受到了孙承宗

    的忠诚和担当。

    孙承宗翻身上马,带领着二十七名骑兵,穿过东便门,直奔通州而去。马蹄

    声在夜空中回荡,如同战鼓擂动,激励着他们前进。虽然队伍人数不多,但他们

    的心中充满了勇气和决心,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

    在前往通州的路上,孙承宗的心中充满了思考。他知道,通州的守备不仅仅

    是一场军事行动,更是一场对大明忠诚和责任的考验。

    十一月十日的寒风凛冽,孙承宗马不停蹄地赶至通州,他的心中装着大明的

    安危,没有片刻的停歇。抵达通州后,孙承宗立即行动起来,召见了保定巡抚解

    经传、御史方大任、总兵杨国栋,这些忠诚而有能力的官员,共同商议如何固守

    通州这一关键之地。

    在通州的官署内,灯火通明,孙承宗与众官员围坐在一起,桌上铺开了地图,

    他们的目光在地图上来回移动,讨论着每一个可能的防御点和战略部署。孙承宗

    虽然年岁已高,但他的眼中依旧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指导

    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马世龙,这位曾受孙承宗提拔的猛将,也重新聚集到了孙承宗的麾下。袁崇

    焕和马世龙,都是在孙承宗的慧眼下得到重用,他们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发

    挥。在崇祯二年,孙承宗已是六十六岁,袁崇焕只有四十五岁,马世龙才三十五

    岁,这三位将领的年龄层次分明,但都拥有着共同的目标——保卫大明。

    孙承宗深知,如果崇祯帝能够知人善用,那么大明的中兴就不愁没有将才。

    他相信,只要有合适的将领,大明就能够渡过难关,迎来新生。

    然而,孙承宗现在也难以完全摸透皇太极的真正目的。他思考着,如果皇太

    极的目标是蓟州,那么袁崇焕已于十日到达那里,做好了防御准备。孙承宗心中

    暗忖,如果后金兵真的选择死攻蓟
第(10/12)节
推荐书籍:我的爆乳巨臀专用肉便器【快穿】春光十色夏日旧闻只想要你的保护而已春枝嫋嫋爱上大老公公往事如烟反派:做爱就能长生破坏神养成游戏雪腻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