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第十章 以计对计
第(9/12)节
部撤回关内,这
些事物又去那里寻找和筹集,难道要挤压关内的百姓吗?」孙承宗的话语中透露
出对国家财政和百姓生活的关心。
崇祯帝聆听着孙承宗的话,他的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和认同,「当然是保持女
真人离京师越远越好呀,哪有弃关外回守关内的道理,孙承宗你当时做的没有错,
也是今日朕再次召见复用你的用意。」
孙承宗接着分析当前形势,「如今贼军远从蒙古来攻破了关隘,再攻下遵化,
只因为皇上把蓟辽军权划分为关外和关内,关外的袁崇焕想要管而无权,管理关
内的刘策有权无能,疏忽职守所至。」
崇祯帝的面色凝重,他沉声道:「朕也没有想到,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皇
太极竟然选择在这个时间和地方突破,是朕的过失,如今该如何是好?」他的语
气中带着一丝自责和焦虑。
孙承宗立刻安慰道:「皇上,莫急,如今北京以东四十里就是通州,再过去
一百里就是蓟州,袁崇焕赶不及在遵化拦截皇太极,一定会在蓟州拦截住皇太极。
皇上再抽调各地的明军进入京畿勤王。」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袁崇焕的信任和对
当前战局的冷静应对。
平台上的气氛紧张而严肃,君臣二人的对话,不仅是对过去决策的回顾,更
是对未来战事的筹谋。孙承宗的话语如同一盏明灯,为崇祯帝指明了应对之策,
也为大明的安危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崇祯帝与孙承宗的对话,关乎着大明的生死存亡,每一个决策都显得尤为重
要。
”朕已经在月初宣召天下明军前来勤王,各地明军都有动员,但是需要时间。
现在离北京最近的兵力都已经靠拢过来,准备守护北京和京畿,抗击女真人。如
果女真人兵临城下,该如何是好?”崇祯帝的眉头紧锁,他的声音中透露出对当
前形势的担忧和对未来的不确定。
孙承宗沉思片刻,然后坚定地回答:”假如到了那一天,一定不能让守城的
士兵忍饥受寒,准备好一切军备,皇上要亲自去犒劳明军兵士们,抓牢大明的人
心。”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军事策略的深刻理解和对士兵的深切关怀。
崇祯帝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孙承宗你说的太好了,通州你就不去了,
就留在北京替朕总督内外军务,运筹帷幄,朕需要你这样精忠报国的人在身边啊。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孙承宗的信任和依赖。
”老臣,遵旨。”孙承宗庄严地回答,他的声音中透露出对皇帝的忠诚和对
国家的责任感。
崇祯帝在宫女太监们的簇拥中,缓缓离开了平台,返回了乾清宫。孙承宗一
直跪伏在地上,为皇帝送驾。直到听不见任何声响之后,他才缓缓站起身子,重
重地呼了一口气。他知道自己的肩膀上又扛上了大明死生存亡的重担。
孙承宗见过崇祯帝后,没有丝毫懈怠,立即召见了首辅韩爌,让他带兵去修
筑关防。孙承宗自己亲自到北京各处巡防了几遍,六十六岁的他依然精力充沛,
记牢了巨量的信息。回到自己的衙门后,孙承宗稍作歇息,准备继续为国家的安
危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孙承宗的身上,崇祯帝看到了一位老臣对大明深沉的爱和对职责的坚守。
第二天的晨光初现,孙承宗便早早地从床榻上起来,他的心中装着大明的安
危,没有丝毫的懈怠。他知道,作为总督内外军务的重臣,他的责任重大,每一
个决策和行动都可能影响到整个国家的走向。
孙承宗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召见首辅韩爌在朝霞的映照下,孙承宗坐在书案
之后,面容严肃,等待着韩爌的到来。当韩爌匆匆走进屋内,孙承宗便直截了当
地询问起修筑关防的进展以及钱粮兵马的情况。韩爌作为首辅,深知崇祯帝的旨
意重大,他不敢有丝毫的怠慢,详细地向孙承宗汇报了当前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听完韩爌的汇报,孙承宗的眉头微微皱起,他知道时间紧迫,不能有半点的
放松。他立即下达了一系列的指令,要求韩爌加快进度,确保关防的修筑能够及
时完成,同时也要保证兵马粮草的供应。
中午时分,孙承宗没有休息,而是再次亲自前往全城各处巡防。他的身影出
现在城墙之上,出现在军营之中,出现在百姓的眼前。他的眼神锐利,检查着每
一个可能存在疏忽的地方,确保没有任何的漏洞可以被敌人利用。
第(9/12)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