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用的文章,别买!别买!
第(4/10)节
,也是她的第二双眼睛。今年秋天天气好的话,希望可以带妈妈自驾一次,毕竟小时候我都是一直走在妈妈屁股后面那个永远都追不上脚步的小丫头。
老生常谈的是,性格决定命运,命运的安排早就由自己一个又一个或大或小的选择间接决定了,人生也真的只能往前看,我从不觉得人生真的有回头路可以走,也一点也不想消耗自己,更不想浪费时间。我们每个人只不过是拿到了现在人生剧本的“我”,这个“我”的性格,智力,外貌,甚至人生中的很多转折点等等各方面都是被提前设定好的。我们在选择时也知道这个角色会拿到什么样的人生剧本,初始的参数是什么,但是我们进入了真正的人生后,就会忘记这是一场游戏,被真切地带入到了这个被设定好的角色。如果能够学会内观即自我观察,往内观察自己身心实相就可以抽离出来看到“我”现在扮演的这个角色目前的状态,参数等,从而能够不受制于现在自我又微小的情绪状态,在人生选择重大事件上做出尽可能正确客观的选择。参数的影响,获得一个不受制于“我”的这个角色的攻略这个意思是不要被自己的琐碎小事困住,要学会从上往下俯视的宏观的看待自己的人生,尽量做到客观真实,这样才会形成正反馈循环,让自己成长并且情绪稳定。或者去用某种途径去调整原始参数这个很难,因为对于成年人来说性格早已形成来改写一部分人生剧本。凡事有因有果,你现在尝到的果其实都是是当初自己种下的因而已。
其实我想想大学时候我给自己定下构建的生活体系没有完全实现,但也算实现了80%。那么后面的人生我想怎么选择和度过呢?其实人生活着无非就是不断看见自己,认识自己,只有真正认识自己了,才有可能梳理清楚自己与这世界的关系吧。
“认识你自己”是我的微信签名,也是我一直在提醒自己要明确的事,其实一个人在长久独身的时候,是无法真正的认识自己的,只有在不断的和他人的相处碰撞中,在亲密地袒露时,在矛盾的爆发中,才可能照见自己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这几年独自在外的生活经历令我反思,我的性格,我的三观,我的认知。很多事并无绝对的好坏之分,可能只需要正确的把握一个度,我希望自己可以尽可能客观的认识自己,理解他人,这可能是我这一生之中都必然要时刻面对的议题。
之前我做的人格测试显示我的人格是entj-a,我的性格底色是勇敢的,目标感强,执行力强,做事注重逻辑,条理,效率,凡事结果导向,我的精力相对旺盛,也自主积极乐观。但是我也必须得承认我有时候过于固执,不懂得示弱,争强好胜,急躁,不耐烦,许多事都是自己埋头苦干,学不会及时四两拨千斤,实在是不够松弛,这些都跟我早年的成长经历有关,我太没安全感了,也许是自我还不够强大的表现。在亲密关系里不仅仅是谈恋爱,这些性格问题,确实也令我吃尽苦头。因为目标感强导致我同理心比较弱,我有时候不太考虑得到别人的感受只是因为只想着这件事是否完成了,是否达到了我的既定预期,这一点可能会导致我在不经意间伤害到了别人的情绪而不自知。每个人都不会像家人一样包容你的,也没有人喜欢被居高临下的指挥与评判,请你自己务必要在适当的时刻学会倾听他人,肯定他人,理解别人的感受,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的关系,利他思维很重要,忌傲慢,忌自大,忌狂妄,成就和地位越大就越是要懂得“藏锋”。幽默,谦逊,这些永远都是为人相处中很珍贵的品质,以上这些,都是我自己需要面对自己的问题。
无论如何,既然已经来到这世上一趟,那么我只是希望在名为“人生”的这局游戏里,可以尽力的做到真诚的面对自己,自洽,快乐,无悔,就可以了。
先说说我的个人情况吧,某二线省会城市周边县城农村出生,父母农民初中文化,我幼年时期父母真的是在种地的那种,记忆里是会帮爸爸妈妈一起收小麦,翻土地,撒种子的。农闲的时候爸爸摆过早点摊,做过木匠,给别人盖过房子补贴家用。有个大2岁的哥哥。原生家庭反正就是这样了,童年时刻根本意识不到阶级和贫穷富贵问题,也觉得挺幸福,父母虽然没有很多钱也没啥文化但是家庭相处也还算和睦,整个社会的男女氛围无法改变,但至少对于我这样的家庭来说也没有“特别的”重男轻女,最起码吃饱穿暖是不愁的,父母给予来自原生家庭的爱也不少,身为农村家庭长大的女孩我本人,十指不沾阳春水,不会做饭,甚至连碗都很少洗。
———以上原生家庭与生长环境简介
小时候最喜欢的事就是画画,会主动拿起廉价的水彩笔把美术本涂满,会拿起铅笔在墙上画画,看电视的时候看到好看的动画片也会积极主动的动手画下来,善于观察善于记录,大人们给出最肯定的评价就是“画的可真像”。小学六年级的时候主动给爸妈说想学画画,尽管他们很诧异,但是也在县城给我报了画画班,那个时候村里的小孩都没有听说过谁回去学课外班的,大家都是在泥巴地里玩玩泥巴晒晒太阳滚一滚随随便便的就
第(4/10)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