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黔北录】
第(6/15)节
视,鼓舞士气,整肃军纪,对贼情做出判断,与各位同僚等人商讨处理办法,遇到求援时带着我的家丁团前去支援,按照情况调派人手。
古亭的卫衙里主要还是楚沙的幕僚在办公,我带来的人跟他们挤一挤也能装下,楚沙的幕僚们要负责诉讼钱粮之类的民政琐事,不打仗了我去的就少了。
这里看起来有一个县的规模,但没有一个县的编制,主官都是军官,但要兼理民政,没有那些需要费力巴结的文官老爷就是舒服啊,我都考虑等打完了仗,我要不要跑官活动关系,也找个边远地区的卫所做镇守,我自己又是县太爷,又管着几百个兵,多爽,哈哈。
逆苗兵退后,我又要负担起屯卫的地方行政,民情处置,审理断案之类,我这次没想到还有民政的事要干,没带刑名师爷,我对此毫无兴趣也无经验,都交给屯卫原有官吏按照旧例处理,要求尽快回复生产,保境安民,以为长久之计,作为目前这里的名义最高官阶,我尽量只负责重要事情的最后裁决,不介入具体民事纠纷等事务。
有一件事我就不得不介入审理了,去年逆苗叛乱时,多有汉人和1苗奸诈小人勾结逆苗,为其提供向导,物资,甚至妄图给逆苗打开城门之类,现在都需彻查,有汉苗奸徒十余人罪证确凿,被押赴军前斩首示众,嫌疑重大者暂且收押,有更多的人曾犹豫摇摆,楚沙大哥私下跟我也说,今番若无朝廷援军赶来震慑,还不知会有多少人会趁乱作恶。
几个曾有所摇摆的1苗头领,此时眼看逆苗兵退,无所依仗,也纷纷重新归附,表示并未从贼,各献数目不等的逆苗首级,刀枪等为证,现在我军兵少,只能得过且过,默许他们的两头摇摆,只要朝廷在外打败了吴三桂叛军,他们自然会明白如何自保
,若是朝廷真的失败,那现在跟我称兄道弟的楚沙等人,也会取我人头向吴三桂叛军请降。
商屯的薛掌柜前来拜访,他引见了一个汉名魏连的1苗头领,他是附近1苗村寨长老,他的所管村寨有人攀附逆苗作乱被诛杀,他托门路来送礼希望免受牵连的。
我对其呵斥恐吓一番收下礼物,表示若改过自新,便可既往不咎。
魏连长老回去后,1苗各寨都陆续派人前来送些礼物,不问多寡,我都一一收下,并好言安抚,我在这些1苗人等的言语之间,听得出他们对我部实力评估有所保留,这既是对朝廷总体的,也是对我所领这几百人兵马的,以后必须寻找时机,打掉几个出头的以显示兵威。
所有礼物我都摆在游府上,与诸位将官每人分一份,对家丁和随军工匠,文书,我也都给一份奖励。
薛掌柜问起虽然冒昧但他好像没看到我携带女眷,我说出征作战不太方便,饮食起居这些琐事,家丁也可以照顾到。
发```新```地```址
thys11.com(精彩视频)
薛掌柜继续说,现在战事稍歇,有几个女仆帮助操持家务未尝不可,我让他继续说下来,薛掌柜说,当年楚沙等到领残军到这里屯垦,也是男多女少,现在都有家室了,除少部分是俘获苗女,其他都是跟附近苗蛮土司和其他地方买来的。
现在滇黔人价贱,四川人价较贵,多有川贩勾结贵州土棍,土棍又勾串诸苗捆掠人口,诸苗卖一人得银5两,川贩入川再卖可得银20多两。
我玩味的看着薛掌柜,依然沉默不语,薛掌柜似乎会意又说道,北京,金陵也有人市,何况我们这蛮荒之地,掠卖人口本就是诸苗旧俗,若游府肯稍有通融那自然……。
我起身走到窗边,又回身对他说道,我只懂兵事,不是刑名巡按啊,按律不得掠卖良民,如有违背,一应从严治罪。
薛掌柜会意,见我不十分反对就知道这个事成了,说后生们在外若遇到好的,必给我送来几个。
我召集了我手下的200多营兵对他们说,虽然暂时饷路不通,但以后朝廷总会补发的,现在我们深入敌境,退路断绝,你们就算想要逃跑,能躲过四面山林里的逆苗追杀吗?。
但如果能保持冷静,就算败了我们也可以凭城坚守,这样的战斗我们已经经历过,而且打赢了,敌人没什么可怕的,现在粮草充足不必为生计烦恼,只需要每天勤加训练武艺以待来日之用。
值得我感到庆幸的是我所带来的是郧阳镇的兵,郧阳也是一片多山的地方,营兵们对山地作战适应很快,骑兵都下马步行,暂时只能舍弃战马。
山区作战难点在于士兵体能,即不能依赖马匹,山路人走又实在难行,翻山越岭极为消耗体力,非一时忍耐能克服。
我与幕僚,将官商量多日,又询问附近猎人,药农,决定对营兵进行重新编组,在一棚的5人里,以3人为正兵,只带刀枪火药等武器,不带别物,专心杀敌作战,以2人为伙兵,不带兵器,只携带板斧,干粮,扎营做饭用具,这样正兵专一作战,宿营时专一休息,其他扎营,做饭等事都有火兵负责,与敌相遇时,正兵在前厮杀,火兵在后鼓
第(6/15)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