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节0
第(13/22)节
羚,花斑鹿出没其间,生机昂然,野树草丛覆盖深山高岭,奇峰异石。
郭敬欣赏着远处山景,随口问道“还不知壮士高姓大名呢”
龙天羽谦虚道“先生莫要客气,在下姓龙,草字天羽,不知那批秦兵为何围攻先生和族人呢”
郭敬冷哼一声道“还不都是赵高弄权自秦王统一六国,收天下兵器,集六国富家十二万户到咸阳,我郭家论财力,六国之内只有三人能及。
第一个就是秦国牧畜大王乌应元,他养的牛马多至不能以头数而要以山谷去量;第二位则是魏国经营谷米和丝绸业的白圭,荒旱之年向他借粮比向某大国借贷还要方便,第三位就是琦顿,他仓库里的盐够全天下人吃上几年的。
只是乌家十多年前,在赢政加冕之时,传闻被秦王连根拔起,诛灭九族,而后二者年迈已逝,家业传入下代便无经营能力,气候大不如前。而我郭家则因六国已灭,战事减少,兵器只能供应秦军所用,生意逐渐滑坡
近日来二世登基,为巩固权位,逼死太子扶苏,又大肆残害朝中忠良,横征暴敛,肆意享乐,以致群侯分崩离析,各自潜回旧地,家父与部分族人已回到寿春,孰知被赵高猜忌,派出大批秦兵半路阻截暗杀归族的商人,我与小女玉莹及仆人正是第三批归族的人,在此遭遇阻截,幸好有天羽出手相助”
龙天羽不禁想到秦统一六国的战争,既是战国末期最后一场诸侯兼并的战争,又是中国历史上最早一场封建统一战争。秦始皇用了十年时间,相继灭掉北方的燕、赵,中原的韩、魏,东方的齐和南方的楚六个国家,结束了春秋以来长大五百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战乱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此等历史壮举,不禁令人肃然起敬。
第一卷亢龙有悔第七章天羽论秦
郭敬仿佛对龙天羽特别欣赏,说起话来亦格外兴奋,滔滔不绝道“自战国迩来,七雄并立,相继展开了富国强兵的变法,魏国任用李悝变法,楚国使用吴起,赵国有武灵王改革,但最有成效的便是商鞅变法,从秦孝公到秦王政百余年中,秦国国力日益强盛
在军事制度方面按郡县征兵,完善军队体制,提高战斗力,士卒勇猛,轻骑雄盛,远非其他六国可比,在军事策略上,改变了劳师远征,经常失利的战略,采用范雎远交近攻的策略,逐渐吞食并巩固其占领地区。
秦国相继灭掉西周、东周,攻占韩国黄河以东和以南地区设置太原、上党、三川三郡,正是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豺、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郗函之固,在地理位置上,进可攻退可守,战车千乘,奋击百万,军力远胜其它六国。
而六国长期战争实力消耗,面对强秦的威胁,六国时而“合众弱以抗一强”,时而“持一强以攻众弱”,无法形成稳定统一的抗秦力量,相反给秦国各个击破的可乘之机,唉亡国之民,不言也罢”
龙天羽没想到一个经商之人竟对历史和政治分析如此透彻,自己毕竟清华大学考古系毕业的高才生,整日泡在历史文化的书中,何况天资绝顶,过目不忘,史记资治通鉴兵书战策只翻了一遍,便全部默记下来。对于任何朝代的历史皆能倒背如流,此刻以专家的角度分析他的论据和论点,不由暗赞对方见识广博。
郭敬顿了顿,转望龙天羽,似在试探道“天羽如何看待大秦一统呢”
龙天羽怎会猜不到他的言中之意,心想“想考我”记得三年前进入哈佛大学攻读双学位的时候,有三名国际有名的教授,一位哲学罗林教授,一位科学斯特朗教授,一位心理学爱德华教授,三人一同主考测试他的iq,结果却将三人轮番考倒
龙天羽嘴角抿起一丝笑意,气宇轩昂道“大秦之所以统一六国,除了秦孝公以来奠定的基础外,在于秦国战略战术运用得当,秦王政在位期间,国力富强,有足够的人力物力供给战争。
在战略上处于进攻态势,势如破竹,所向披靡,相继灭掉诸国。在战术上,秦国执行了由近及远、先弱后强的方针,先灭点比邻的弱国韩赵,然后中央突破,攻楚灭魏,解除了北方后顾之忧,最后消灭两翼的强敌齐楚,这种战术运用的确乃高明之举。
秦国运用策略正确,如在灭韩赵的战争中,根据具体战况,而不是完全教条地按“先去韩以恐诸侯”的既定方针,而是机动灵活,赵有机则先攻赵,韩可攻则灭韩。灭楚战役是在检讨了攻楚失策后,根据楚国实力,集中优势兵力攻楚而取胜的,攻打齐国避实就虚,出奇制胜
相反六国方面势力弱小,在战略上不能联合,各自为战,根本阻挡不住秦国的进攻,战争中消极防御,被动挨打,以至相继被秦国灭亡。”
郭敬听后浑身一震,惊呆地望着他,自己适才所讲的不过是表面的论述,而身前的青年竟能分析入微,一针见血地点中要害,将秦王政的高瞻远瞩剖析得如此精辟,心忖此人他日定非池中之物,生出敬佩之心。
凝视好久方接口道“不错,早在秦军攻取
第(13/22)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