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3
第(1/3)节
吴旭浩狠狠地看了她一眼,平遥临时变卦则是让人意想不到!好在齐王也并非只有她可用,而是道:「父皇,此女子乃原少卿之妾室,未免会看在往日的情分上而撒谎,我们大可不必理会。只是儿还有别的证据呈上!」
皇帝道:「有证据为何不早些呈上来?」
齐王又命人将濮阳祖陵的奉祀和一些陵户带了上来,奉祀是负责祖陵的日常事务的官吏,而陵户则是世代守陵的人家。这些人是齐王得到皇帝的召令后命人带上的,这些人才是真正的证人!
那奉祀称亲眼所见,原本只有鲜少守陵卫的祖陵附近,忽然便多了许多人。他偷偷地去看过,发现这些人将大量的兵器、甲胄囤积在祖陵里。而且还有人说朝中有大人物坐镇,谋反之事一定会成功的!
面对此等情况,他不敢贸然地上奏,免得会被濮阳王杀人灭口,可是他又不能不报,于是便告知了在开封的齐王。齐王得知此事欲查出和濮阳王勾结之人是何人,便截获了从原府送出的信,正好印证了他的证言!
那些陵户也证实守陵卫的人数的确多了,他们敢以人头担保!
众人又质问那印绶监的太监,他坦承给事中之所以没有直接上奏弹劾而要他以呈密信的形式上报皇帝,便是怕此事被原烨知道会杀人灭口。
一番言论下来,众人的疑惑都在慢慢地打消,仿佛濮阳王真的密谋造反了!可是他们觉得似乎有些不对劲——那作为证词的密信并非出自原竟之手,也非原烨之手,那是何人所写?
第119章要挟
御林军从原府搜出的所有字帖、账本和文书都被翻查了一番,在奉祀作完证词后,御林军也将一些可疑的文书呈给了皇帝。皇帝看了一轮下来,几次都把冰冷的目光投向原烨。
原烨得知原府被搜查时,心里就已经升起了危机感,虽说他不认为那所谓的「证词」是出自原府,可府内还有许多见不得人的账本,他担心会被齐王利用!
而平遥则一直在想着自己的事,她明明亲眼看见原竟书写的私通濮阳王的书信,可为何众人皆一口咬定那非原竟的字迹?在她看见那些字画和文书后,她猛然想起,以前她刚到原府没多久时,也曾多次进过原竟的书房,见过她写字。她平日里所书写之字迹和她写公文、经贴的字迹是不一样的!
世人皆以为原竟的字迹便是她呈上给皇帝和众人看的字,可只有几个人才知道原竟素日里写诗赋都是用的更为潇洒、恣意的字,那私通濮阳王的书信上,便是她的字!
可她见从原府搜出来的字帖、文书中并无原竟素日里提笔所写的字贴,她便明白了,原竟早便烧毁那些足以证明她会两种字迹的字帖、文书。可是她被告发是十分隐秘的事情,她是如何提前得知的?除非她是故意的,故意让她见到这份信,又故意让她将消息传给齐王好让齐王以为他的确掌握了原家的罪证……
平遥想到这里,脊背猛地开始发凉。齐王对她的信任并非一开始便有的,她在帮齐王搜集了许多原家不为人知的罪证后,齐王也通过一次次的试探证明,她所得到的罪证的确是真的,所以齐王越发相信她的确掌握了原家的「罪证」。而她因为由始至终也没有想过自己是被骗了,更加没怀疑过自己是否被利用了!
可是即使如此,那濮阳祖陵的奉祀和陵户所作的供词又作何解释?原家若是利用她,为何还会有这样的证人存在?
皇帝抬头看了一眼齐王:「继续。」
齐王一怔,皇帝的反应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了。即使现在无法立刻证明原家和濮阳王私通谋逆,可是奉祀等人便已经能够证明濮阳王的确密谋造反,皇帝照理应该要捉拿濮阳王回来才是,为何会如此不紧不慢的?
他沉思了一会儿,示意那吏部给事中主动上前说道:「皇上,这儿有原家的账目可证明五年以前原烨便开始收受贿赂,为的便是供濮阳王招兵买马!」
「原烨,你说说,为何账本处数目并不对?」皇帝问道。
原烨一惊,忙去看那账本,而后他才道:「启禀皇上,这是、这是……这。」
皇帝和众人皆有些意外地看着他,原烨又道:「那时各位同僚并不愿出钱建造奉天阁,臣又怕工期无法按时完成而皇上会责怪,便……便动用了不少钱,这些在另一份账本上也有记下。」
被皇帝找来精于盘算的户部四名书令和掌固等开始核对原府的账目,而后发现虽然其中一份账本上的确数目不对,可在后来的账本上数目却与之以细小的差异弥补上了,不过这其中所列的大批受贿的数目,也足以令朝廷一半的官吏被牵连了!
皇帝并没有让他们将这些说出来,而仅仅是说了五年前的那笔钱的来源和去向罢了,他们便知道,皇帝另有打算。
「五年前,濮阳王仍是太子吧?」林轩达终于表态,他看向那吏部给事中,后者点了点头,不明所以。
「那濮阳王在五年前便已经联合原家意欲谋反了?」林轩达又问。
第(1/3)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