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60章

第(1/2)节
    于湛秋陪着郑月娥走了一段路。

    黄泥塘就在赣城的建春门外二三里地远的地方,进城很方便,郑月娥用烧酒做的辣酱是一绝,经常在农忙之余,推着独轮车,下雨天就挑着挑子出来卖辣酱。

    城里现在还很繁华,这时候正是国资和民营资本友好共存的时候,街上热闹的很。

    布庄,饭庄,电影院,还有篮球场,热热闹闹。

    街上没有后世那么多汽车,大多数都是挑着担子的,推着独轮车的,背着背篓的行人。

    赣城是赣江源头,城里古井多又深,没有后世的自来水,城里人吃水要么走很远的路去古井边打水,要么直接到大大小小的水塘去。

    有的人家没时间没力气打水的,也可以直接在街上买。

    郑月娥也曾经推着推车卖水,不过年纪大一点,力气就不够了,只能买辣酱。

    因为赣城市场下雨,泥泞的路特别废鞋子,大多数人都光着脚,脚上磨出厚厚的老茧,只有进城的时候,才会穿上木头鞋底做的拖板子,走起路来,木板敲击城里的青砖路,响声清脆又连贯。

    这也是城里人快速区分乡下人的方法,郑月娥自己穿着拖板子,坚持让于湛秋穿着千层底条绒布做的方口绣花布鞋。

    第222章 五零年代改写人生08

    把孩子送到学校,郑月娥去采购东西了。

    于湛秋回到学校,晚饭有郑月娥给她带的艾米果,她不用去食堂,就在宿舍看书。

    倒是同宿舍的吕爱萍跟方小米垂头丧气的拎着空饭盒回来了。

    徐大花习以为常。

    “食堂又没粮食了?”

    吕爱萍不爱说话,方小米爱抢话头。

    “可不咋的,咱又不是不给钱,学校食堂三天两头没粮食,没粮食还办什么食堂啊?”

    徐大花叹气。

    “那就只能出去吃了,我明早早起去买包子,你们谁需要我给带的吗?”

    于湛秋不说话,吕爱萍盘算兜里的钱,让带个素包子,方小米让带一份烫皮。

    徐大花不高兴,她买个馒头就是图省事,图快,烫皮可是要等的,那得几点起来?

    “烫皮要排队,我怕赶不上上课,你要么也吃馒头包子,要么就跟我一起去。”

    方小米不高兴,放下饭盒的声音都重了几分。

    “算了,不想带就别带,下次我也自己从家里带粮食过来。”

    方小米家是地主,虽说粮食不缺,可是她不喜欢被城里同学瞧不起,都是直接带钱来买了吃。

    徐大花家人在城里开包子铺,但是她谁也没说,就是怕别人天天让她带饭,最后自己成了个跑腿的。

    这不,方小米就因为没被满足,来脾气了。

    徐大花也不惯着她。

    “那你就自己带么,又没人让你别带,摔饭盒给谁看?”

    好了,一场争吵又开始了。

    于湛秋两耳不闻窗外事,吕爱萍话少,从中调解也起不到什么作用,总之费了老大劲儿,两人才算各哼一声,转开头去。

    宿舍是大通铺形式的,来多少都能塞得下,多了大不了侧身立着谁。

    不过因为读书的女娃子有限,只住了十来个人,于湛秋跟她们打交道的很少,睡的地方也是靠墙最边上。

    大家都不喜欢靠墙位置,因为墙上落尘土会弄脏被褥。

    靠墙几个位置理所应当成了农村来的家庭条件差的女学生住。

    这会儿学业不重,于湛秋把所有的书都翻了一遍,除了俄语有点难,这会儿两家蜜月期,全国呈现一边倒模式,学俄语,穿布拉吉,吃老莫餐厅。

    不过也不用担心,等花家发现老莫只是想把自家当枪使,当做对付美帝争霸世界的武器,两家决裂的时候,俄语就不用学了。

    期末考试于湛秋拿捏分寸,肯定要比之前有进步,但是不能太扎眼,循序渐进。

    食堂的饭菜是越来越差,还好于湛秋是自己背粮食来的那一类,跟花钱买着吃的同学就不在同一个窗口。

    在外面吃一两顿,搭配自己收着的点心果脯之类,一两天还行,时间久了同学们也难免发牢骚。

    学生发牢骚最直接,每次到饭点儿,男学生们手里的铝饭盒在空荡荡的窗口敲的震天响。

    大师傅很干脆,现在整个城都缺粮食,城里人又不种地,都靠花钱买,买的粮食哪里来,自然是农村来,最近农村粮食卖的少一大截,机关单位都供应紧张,学校食堂自然要往后靠靠。

    于湛秋听个过场,刚到教室,就听见有人找她。

    郑月娥在家孤孤单单,陡然少了个管束她的人,觉得孤单寂寞。

    给女儿做的碎花褂子两个晚上就得,还是盘扣子费了点功夫,这不做好了就给送来,顺便把这几天做的辣酱挑来街上叫卖。

    于湛秋得了新衣服,欢喜的很。

    
第(1/2)节
推荐书籍:暗物质博物馆来自淫神的神豪系统菲菲写真调查妻子出轨的真相(H)师门夺爱精神病与杀人犯(1v1)挨操的女侠高中女友女儿的幸福名义上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