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三十一章 答非所问

第(1/2)节
    长安。

    皇宫。

    立政殿。

    暴怒的李二把一捆竹简扔到地上,散了一地。

    天下大旱,眼看就要形成灾年,出征在即,下面的官员却办事不力,让他很恼火。

    滁州留守贾柏明,赣州刺史胡长生成了刀下鬼,这还不够,早朝的时候,狠狠的批评了一番户部尚书戴胄,怪她办事不力。

    戴胄有苦难言,自然灾害的冲击,不是人力能扭转乾坤,他也很努力的斡旋在各方势力之下,已经做到极致了,李二还是不满意。

    眼看百姓要遭殃,国力要被消耗掉大半,出征突厥变得虚无缥缈,李二就烦躁的厉害。

    魏征不顾民生,早朝的时候,吐着唾沫星子把矛头对准了尽职尽责办案的平安侯方卓。

    说他滥用私刑,公报私仇,用莫须有的罪名杀掉了开国功臣张亮。

    还污蔑张公私养义子,图谋不轨,要求李二严惩平安侯,夺官罢爵,打入天牢,三法司会审之后,择日处斩。

    对于魏征的弹劾,杜如晦附议,李刚附议,国子监祭酒范崇厚附议,还有一帮站在杜如晦身后的老臣同样附议。

    武官这次没有发表意见,一个个站在大殿上眯着眼睛打瞌睡。

    对于张亮的死,刁竖已经把前因后果报告给了李二,他在等方卓能给他一个说法。

    所以,李二不准备在朝堂上讨论张亮的事情。

    话锋一转,就扯到了民生问题上。

    李二顾全的是大局,顾全的是百姓,顾全的是能否在秋收之后,大军顺利出兵阴山。

    一个张亮能换的国力蒸蒸日上,他还真不在乎。

    文臣一看李二顾左右而言他,识时务的闭起了嘴巴,要不然文臣的队伍里也会出现几个贾柏明和胡长生。

    魏征是个死磕的主,这件事情非得要讨个说法不可。

    下了朝,李二气鼓鼓的在书房又发了一通脾气,把书架上的竹简扔的到处都是。

    大声斥责王圭办事拖沓,他要王圭在三天之内,书房内所有竹简上的字都出现在书本上。

    王圭吓得浑身直哆嗦,撅着屁股跪接了圣旨,便匆匆的赶往新建的造纸坊而去。

    方卓到的时候,李二的气还没消。

    气鼓鼓的说:“你最好能给朕一个交代。”

    李二的脸皮在跳动,已经愤怒到了极点。

    “案子破了。”

    “你如果能让老天下雨的话,朕封你为万户侯,世袭罔替。”

    李二真的急了,答非所问,还无脑的承诺封赏。

    “案子牵扯到了长平郡公。”

    李二的声音开始加重:“三天之内必须把下雨的问题解决了,你是朕的平安侯,每次都能给朕带来惊喜,希望这一次你也能。”

    两人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

    方卓继续汇报他的案子:“昨晚微臣已经将案犯张亮击毙,这是文臣写好的文书,请陛下过目。”

    李二无奈的摇了摇头,接过方卓递上来的文书,仔细的看了起来。

    当他看到张亮五百义子的名目时,瞬间就把文书撕的粉碎。

    发出一阵龙吟似的怒吼。

    方卓内心毫无波澜。

    “朕给他们的已经够多了,为何还要处处跟朕做对?”

    “人心不足蛇吞象,莽雀岂能呑金龙?陛下英明神武,必定带领大唐蒸蒸日上,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小事儿,不足挂齿,眼下陛下首当其冲的要整顿朝纲,让每个人发挥自身长处,同时,开恩科,取进士,灌注新鲜血液,优胜劣汰之下,必定人人自危,可解朝廷内部自耗问题。”

    “微臣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不是东海里的龙,下雨的事爱莫能助。”

    “不过,依目前的情形来看,形成现在这个局面的并非是干旱。”

    李二惊奇道:“那是什么?”

    “蝗虫。”方卓说的掷地有声。

    在历史上,贞观二年发生了蝗灾,群臣觉得是李二杀兄逼父犯下了罪责,老天来惩罚他了。

    于是便有了历史上著名的《罪己诏》和城楼上对着天下百姓吃蝗虫这件事情。

    李二心里咯噔一声,问:“何解?”

    “动员老百姓把家里的鸡鸭赶到地里,半月可解。”

    “何理?”

    “蝗虫现在还只是地里的一条虫子,让鸡鸭去地里抓虫子吃,蝗虫就会被消灭,如果再晚几天,等他破茧成蝶的时候,就来不及了。

    到时候,遮天蔽日的蝗虫袭来,灾难的程度,绝对是旱灾不能比拟的。”

    “你是怎么知道的?”

    方卓总不能说是历史书上学的吧?

    “微臣平日里也有下地的习惯,发现地里有很多蝗虫的幼虫,于是便有了这个大胆的猜测,具体实施细节,还需要陛下同大臣商量。”

 
第(1/2)节
推荐书籍:张校长的性福生活在日本的电车上被轮奸漆黑的烈焰房东爆汁美女们情花孽榻上鹰(宫廷NPH)欲孽生烟双修宝典(美强)解谜韩白云内裤hidden love(现言女尊 1V1 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