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36节

第(1/3)节
    白菘和芦菔守在竹屋外的窄廊下,只觉得背后灯火骤亮。

    白菘乐得到窗户下看金玉:“得,又要苦读到天亮了,我去蒸点馒头,再烧点热水,公子等会必是要喝浓茶的。”

    沈聿飞快掀着书页。

    “庆元十八年,八月初一大雨,余别妻女半载,日夜思念,积劳成疾……”

    “九月鞍子岭暴雨,路毁桥塌,难至榆林……”

    沈聿从掌灯时分,一直看到天光大亮。几乎能将庆元十八年那薄薄一本杂记从头篇开始,背到末尾最后一字。

    天色越来越亮,烛火不知何时已然熄灭,那张大业地域图平铺在桌上,不用点灯便能看清楚上面最细小的文字。

    容寅还没到榆林,人就病了。

    跟容寅从余杭容家出来的仆从本有八人,一路行到榆林时只剩下三个,余下或是水土不服,或是生了病,为不耽误脚程全都留在当地养病。

    骑出来的马早就轮番换过,将至榆林时,连马匹也生了病。

    容寅双脚虚涨,一步都不能再走,又遇上连下七八天都未停歇的暴雨,一行人先是住在城外驿站,后来又到寺庙借居养病,这一养便是月余。

    病中他写了好些想念妻子女儿的诗篇,连陆嘉年都忍不住在编撰整理的时候说老友这是“思妻成疾”。

    沈聿还记得那场雨,那场雨之前,他爹就已经入殓装裹了。

    那时的容寅人还未踏进榆林。

    幼时他十成相信是容寅害了父亲的性命,长大读书,发现这事只有八成可信。到余杭见过容寅之后,这事又只有六成。

    多方查实,只余下两成。

    如今这两成也没了。

    沈聿走到门边,一把推开了木门,风自他腰间腋下对穿,吹得袍袖鼓动,衣带作响。

    窗外湖面波至雪来,波平雪消。

    白菘打着哈欠起床时,就见公子已经收拾完了行囊。

    还是他们从衢州出来时带的那根扁担,扁担一头挑着包袱衣裳,一头挑着扎好书册。

    “公子?”白菘不解,“咱们要去哪儿?”

    “万松书院。”既然已经明白这事与容三爷无关,岂能再久留容家。

    白菘伸伸脖子,容家给裁的衣裳做的鞋子,都还摆在柜中呢,这些都不要了?

    “容家的东西一概不许带走。”

    白菘想到自己那几身冬衣,夏天的还罢了,冬天的又轻又暖和呢!他只得闷应一声,扭头回去收拾包袱,还把昨天赛诗会的彩头拿出来搁到了桌上。

    沈聿看着盒中枚绿玉指环。

    骗他的人他自会揪出来,但走之前该送份礼给容三姑娘。

    第31章 挑明

    华枝春/文

    昨日的春宴一直到掌灯时分才散, 楚家人坐上大舫回去,朝华依旧去渡头相送。

    永秀不肯出来, 罗姨娘只好对楚二夫人说:“永秀平日身子也不弱,今儿也不知怎么,这点暑气都受不住。”

    杨氏根本就不在意。

    她目光在人群里扒拉她儿子,嘴上随意道:“着了暑气要好好将养,我那里有好药丸,改明让人送过来,等佛诞日还要一道去放生呢。”

    罗姨娘嘴角就快弯到耳根, 笑盈盈送杨氏上船去。

    杨氏看上了船就问丫头:“公子哪去了?”

    丫头也不知, 还是问船上的仆从才知道, 楚明忱连午饭也未用过, 匆匆到容家渡头边叫了只撑摇儿走了。

    “走了?去哪儿了?”

    “六公子带云林回书院了, 惠明回家取了趟书, 又坐船来送给沈家公子。”

    “沈家公子?”就是正跟容朝华议亲的那位?也不知容家怎么想的, 竟拿那么个出身的人来比她的儿子?

    杨氏深吸口气,回去婆母又要问怎么没把小六带回去。哪里只有小姑子一人受婆家娘家的夹板气,她不也在受婆婆和儿子的夹板气么?

    心中着恼, 但想到儿子没用饭就走了, 吩咐丫头:“回去赶紧叫人去书院给公子送食盒。”

    这才几天, 小六眼瞅着就瘦了那么一大圈, 看得人直心疼。

    杨氏心中烦闷, 转头望向窗外, 就见容朝华正在送袁家夫人和袁家姑娘登船。

    朝华对袁琼璎说:“袁妹妹, 今日人多, 下回我单请你和余姑娘来。”

    袁琼璎之前同余世娟并不相熟,今天两人已是熟得不能再熟了, 她连连点头:“好啊,余姐姐还说要请我去她家玩,我自己一个害怕,正好你跟我同去。”

    朝华点头应承,与她相熟的女孩儿们,都说她今日看着比往日开怀得多。

    容家三房过继的事还没传出去,女孩们见朝华笑意舒展的样子,只当她是因亲事有了进展才开怀。

    朝华也不辩解,只目送袁琼璎上船去。

    杨氏望出去,就见一溜
第(1/3)节
推荐书籍:作为勇者小队的一员不要被涩涩轻易蛊惑啊自愿被当麻宰杀吃掉的御坂美琴与食蜂操祈女警冷婷外传[综英美] 今天也要和外星大狗狗贴贴金主为何那样(1v1、甜文、高h)影帝他只想当花瓶[娱乐圈]我和远房表姐的故事淡妆警妻诗雯法师淫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