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42节

第(1/2)节
    因为她今天也累够呛,没那个精力跟无赖斗智斗勇。

    有人做饭,秦瑶心安理得的坐在椅子上休息,三郎和四娘一左一右蹲在她身边,主动给阿娘捶腿。

    小手没什么劲,但敲得人心里那叫一个暖啊,秦瑶闭目感叹:

    “又是美好的一天呢!”

    躺在地上没人管的刘季:羡慕二字,吾已说得倦了!

    大郎和二郎煮了野菜粥,咸淡适中,秦瑶喝了五大碗。

    吃饱了饭,精神又回来了。

    碗筷留给四个小孩收拾,秦瑶抓起刘季来到院子里,把剩下的麦子和杂草做分离处理,明天好摊开晒。

    刘季刚刚挨了一记老拳,老实了不少,忍着痛,两人点着灯笼在院子里埋头苦干,直到月上中天,这才清理完所有杂草,把麦粒敲落,回房睡觉。

    一天农活干下来,沾枕即睡,睡眠质量都提高了。

    接下来两天太阳很好,麦子全部摊在旧席子上晒,秦瑶和刘季一人半天,轮流给麦子翻面,好晒均匀。

    比起之前割麦子,现在这个活完全可以用轻松来形容。

    麦子晒好,现在就剩下最后一道程序——脱壳。

    好消息是,麦子不到两百斤,刚好装满两个箩筐。

    坏消息是,脱壳的石磨是人力的。

    第59章 人力石磨

    刘家村有磨坊,村里人一块儿修建的,在村祠堂旁边那片平坝上。

    一到收获时节,这地方总是最热闹。

    空地上全是晾晒的粮食,磨坊那间不大的小房子,里里外外都是人。

    各家用磨,需要排队,原则上是谁家先要用就先用,来晚的自然排后面。

    磨坊里面三个石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这磨坊一天都没停下来过,每天都有人用磨。

    因为磨磨实在是件苦差事,如果不是急着要卖粮食,大家都选择分几次慢慢磨,或者吃完了缸里的,等没了再来磨够一两个月的量。

    秦瑶急着磨,是因为家里的粮食快吃完了。

    上一次买粮食,还是去年十月底的时候,一个冬天过去,现在米缸差不多见底。

    麦子用石磨磨,其实只是把外面的皮磨碎,到时候还需要用特殊的风斗,把皮和麦粒彻底分开,才能得到可以食用的干净小麦粒。

    磨麦这个活儿,秦瑶就不指望刘季这废物了,留他在家里做饭,自己挑着新收的麦来到磨坊。

    农人们最关心的就是收成,各家在磨坊里,总会问上一句:“你家今年麦子收了多少?”

    大家伙都说还行,气候没有异常,平均一亩能收上来差不多两百斤。

    这亩产量,和后世上千斤的亩产是万万不能相比的,但在开阳县这一片来讲,粗耕的情况下还能有这么多产量,很不错了。

    这个时候,秦瑶低头看着自家的一百六十斤麦子,她这散养下来,平均亩产八十斤,也挺不错呢。

    “秦娘子!我好了,你进来吧。”

    磨坊里,有人磨完,喊了在排队的秦瑶一声,秦瑶忙把麦子挑进去。

    终于轮到她了。

    上一家离开前已经把石磨上的麦皮打扫得干干净净,秦瑶刚刚站在门口看都已经看会了,直接上手试了一下,感觉也还行。

    不过这个效率就算力大如她,也觉糟心。

    秦瑶把一百六十斤麦子全部磨完,花了一个小时。

    就她这速度,旁人都看呆了,可想而知,普通人的话,这活有多磨人。

    想起现代的打米机突突几分钟就完事,秦瑶挑着磨好的麦子走在回家的路上,就在想,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提高石磨的效率呢?

    就算不能提高效率,能节省点力气的话,也行啊。

    用牲畜拉磨就别想了,村里有牛和骡的都当祖宗一样供着,可舍不得让它们拉磨。

    而且牛马动起来就要吃粮草,这花费又增加了。

    从桥上走过,秦瑶突然顿住,看着哗啦啦奔涌的河水,脑中灵光一闪。

    村里这条河,一年四季有三季水量都很大,这就是现成的动力啊!

    秦瑶曾参加过基地的水利工程,设计一款适合刘家村河流的水车没难度。

    而且,她之前不是一直在想怎么赚点钱吗,这水力石磨做出来,在乡下肯定有市场。

    想到这秦瑶就有点激动。

    村民手里没什么现钱,她可以收取一定比例的粮食,这样长期下来,光是刘家村这一个村子,都能赚不少粮食呢。

    家里人口又不多,她自己再打点猎,是不是就不用辛苦种地了?

    想到不用种地,秦瑶一秒钟都不想再耽搁,担着一百六十斤的麦子,一路小跑回家。

    风斗刘季已经从老宅借过来,就等秦瑶把磨好的麦子拿回来就开始筛。

    “回来啦!”

    刘季端着热水迎上来,娘
第(1/2)节
推荐书籍:我的同桌不正常(1V1)深不可测(H)折野(古言1v6nph)白娘子要休夫请不要纠缠我(仙侠nph)[综漫] 麻美学姐正在直播[角色扮演]全息游戏之亲密体验(高H,1v1)路飞的奇妙生涯陛下,认命吧(H)奇葩的乱伦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