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灾 第186节
第(3/4)节
,但是孟菽的出现又把她的性子掰回来了。她告诉苏明秋,苏远的不幸不是她的错,不管她是表现得好,还是表现得差,苏远的结局从他选择要她的时候就已经注定,这是雄性蜜蜂的悲剧,是基因上就已经刻下的悲剧。
谁都有错,孟乃诗有错,苏远有错,就她最是无辜。
而基因能不能克服?孟菽坚定的认为能,只不过这很困难,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做到。
而这部分人无一不是人群中的佼佼者。
孟菽希望她能做到。
苏明秋就一定能做到。
如果说第一次分别打了苏明秋一个措手不及,第二次分别则是苏明秋有意引导的。她希望孟菽能够更好,就像孟菽希望她能够更好一样。
所以她以一个优秀到令人瞩目的成绩考上了培优计划特别班,只有少少的,被奉为天才的少年才有机会进入的培优计划。
然后又以优秀毕业生从培优班毕业,所有人以为她会往部队发展,因为虫母明显是要打仗的,不是今年就是明年,一旦开打,军队就能获得更多的战功,有更多的人能够得到晋升的机会。
而苏明秋却反而选择了从政,走公务员进体制内,不是体制内不好,而是和平年代,体制内确实比军队好,机会多,可以稳定晋升。
但是现在明显是快要打仗了,整个地球都在为此准备,他们这群二代们都早早往军队安排了人,到时候他们再进去的时候,能够更快打开局面。
有人猜测苏明秋是不是因为孟菽,为了避开孟菽所以才不去部队。毕竟孟菽才是孟乃诗承认的,要继承孟家资源的继承人。
孟菽不是不优秀,但是要跟什么人比。她在普通人眼里算优秀,可是在天才们眼中就不算什么了。苏明秋就是那个天才。
有人惋惜,如果不是苏明秋来得太晚,孟家继承人的身份还说不定落在谁头上呢!他们撺掇苏明秋与孟菽相争。
可是他们误会了苏明秋,也小看了孟菽。
苏明秋不去部队,确实是不想与孟菽相争,但她从来就没有那个想法,她之所以选择从政,而是很简单的认为鸡蛋没必要放在一个篮子里。军队已经有了孟菽,她要是先孟菽一步去了部队还能帮孟菽打开局面,现在孟菽已经站稳了脚跟,她再去不仅帮不上孟菽什么忙,还反过来要孟菽照顾她。
倒不如去从政,她不打算借用孟乃诗的名头,而是低调的从最基层开始,一步一步往上走。
反正她也不姓孟,只要她自己不说,没有人会特意跑去查证她跟孟乃诗的关系。
而她也确实优秀,哪怕不借用孟乃诗的关系,她也靠自己,在三十岁前走到了中层干部的位置,这样优秀的年轻人自然备受瞩目。
跟她同等级别,拥有独立办公室的,年纪至少都在她的一倍以上,他们走到一起,苏明秋如同鹤立鸡群,不要太显眼。
自然有人打听苏明秋的身份,不管是眼红还是别有心思,而她的身份也不是什么隐秘,有心人特地打探,自然能够知道。
于是一些心怀不轨的人就歇了心思。人家不止能力优秀,靠山还比你高,所以还是歇歇吧,何必去自找霉头。
能走到这个级别的已经没有多少蠢人,大家安安稳稳干到退休,也能拿一份高档的退休金。而要是自己作死,那就真的是晚年不保了。
但有心人注意到苏明秋这个好苗子,实在心动难耐,特地捅到孟乃诗那里去,大抵就是我想要用你的女儿,你不会有什么意见吧。
担心孟乃诗有心想要培养苏明秋做自己的左右手,怕自己这行为是从孟乃诗碗里截胡,所以提前打声招呼,如果你没意见,那我就真拿走了哦。
孟乃诗能有什么意见,她在苏明秋那里根本就说不上话。她也精明,当下没说自己做不了苏明秋的主,而是说我问问老大的想法。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孟菽的想法就代表苏明秋的想法。孟乃诗用脚趾头想,都知道苏明秋选择从政绝对不是为了帮她的忙,反而是为了多年以后能够帮助孟菽。
毕竟仗,总有一天是要打完的,而孟菽通过打仗拿到的军功终会化作她的政治成本,让她在仕途上走得更远。
如果她没猜错,苏明秋是在提前给孟菽找好帮手,先打下基础,这样孟菽来了以后,就不会面临手下无人的窘境。
但是其他人却不这么想,他们认为孟乃诗是担心苏明秋出风头太过,压了孟菽这个准继承人的地位。他们觉得孟乃诗糊涂,哪有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道理。
苏明秋的优秀如锥处囊中,这哪里是压就能压下去的。而孟菽如果真的计较,那她的品性也不过如此,就算孟乃诗把继承人的位置捧到她的手里,她就能握住吗?
就有好事人猜测孟家这一代迟早会内斗,他们是巴不得孟家两姐妹斗气来。
可惜孟菽压根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孟菽在得知后,非常高兴苏明秋做出的成绩,但是她不建议苏明秋早早就
第(3/4)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