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被皇帝偷看心声日志后 第17节

第(3/4)节
低气焰却高,号称“疯狗”,这群货色大概也就是在高祖太宗的铁拳下安静过那么几十年,后十几任皇帝以来他们从六部尚书喷到内阁阁老,什么时候怕过上面的大佬?他许少湖自己就被口水洗脸十余次,怎么不知道言官有欺软怕硬的爱好呢!

    说实话,以这群言官无风三尺浪的疯狗做派,怎么容得勋贵上门欺侮自己的同僚?就算拳脚上一时居于下方,不敢当面与世子讨回公道,日后也该奋起反击,用折子把国公府喷个满面开花。能这般坦然围观,除非——除非这同僚本就人憎鬼嫌,连狗路过都要唾两口。

    人家只是嘴贱,又不是骨头贱,难道还真跟着你舔倭人的沟子不成?

    ——他奶奶的,如此看来,穆国公世子骂的怕还是个真的!

    许阁老裂开了!

    裂开了的许阁老在一瞬间里面目扭曲,几乎也要忍不住问候周家全家的头。但到底是大学士修养深厚,虽然九族的危险雷达滴滴作响,他仍旧深深吸气,强自平息心中狂潮,缓缓开口:

    “是么?既然这样,你回去听信吧。”

    周至中很是高兴,但又磕了一个头:“烦请表舅舅快些,听说闫党和司礼监勾搭好了,这两日便要批红廷杖了呢!我大哥身子不好,哪里经得起这个?”

    许阁老只是淡淡看了他一眼:

    “……好吧,老夫尽快。”

    ·

    送走周至中,许阁老立刻招来了府中管家,命他从速打探消息,特别要摸清周家这十几日以来的异样。而管家搜罗到的消息也不出意料——周家这几日骤然阔绰,居然大手大脚买了不少的珍玩仆役,开销如流水一般。

    这钱从哪里来的?许少湖看完消息,面色难以言喻——他最近在家修道入神,竟忘了关心自己这怨种亲戚的脑子!

    大概是平日里收了周家兄弟不少好处,管家还是壮着胆子劝了一句:

    “老爷,其实收一收倭人的钱不算什么,京中也不是一两个在收……”

    许少湖的嘴角抽搐了。他当然知道京官的做派,因为高祖皇帝抠了吧唧斤斤计较,大部分京官的俸禄也就只够维持基本生命体征;如今老道士炼丹炼得国库亏空,不少京官的俸禄干脆折成了擦屁股都嫌硬的宝钞。显要的大臣有外地的节礼和孝敬,低位小官眼皮子浅,收一收倭人的经费,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吧?

    飞玄真君退居西苑专心修道,修的是昏天黑地昼夜颠倒,如今已经懒得管这样寻常的小事;上行下效纲纪松弛,管家为此说情,其实也不乏缘由。

    但是,老登毕竟只是摆了,不是死了。设若天书所言为真,一旦飞玄真君知道了倭国的特大银矿,那种由心底生发出的搞钱积极性,恐怕就——

    许少湖抽了抽嘴角,立即下定决心。

    “既然如此,你就辛苦一趟,找一找廷杖周至成的锦衣卫,帮我带一句话去。”

    管家恭敬躬身:“阁老要带什么话?”

    许少湖停了一停,缓缓吐出一句:

    “告诉他们,不要听什么流言蜚语,着实给我打!”

    第23章 琉璃蛋

    当年三月二十八日, 在西苑宅了大半年的飞玄真君清妙帝君终于挪动了他的尊臀,到京郊的御苑踏青散散心,顺带着召集亲近的词臣学士道士高人作陪, 在赏景之余听人吟诗作赋拍马屁,歌舞升平,好不自在。

    在这样闲适散淡的时候, 最适合造一点若有似无的谣言了。私下侍奉左右的翰林学士柳孟景眼见皇帝心情实在不错, 在奉承之余提及近日的政事,言谈中开始有意无意的指斥闫东楼与穆国公世子的僭越无礼, 居然敢勾结司礼监太监欺上瞒下, 擅自廷杖言官——据说下的手还相当之狠,被杖责的周给事中现在爬都爬不起来了。

    清贵显要的翰林学士, 本不会在意一个小小的给事中。但项庄舞剑,意在夺权,如果能借着周至成案给对手泼一盆脏水, 搞不好就能顺理成章的染指朝贡事务,大大扩张翰林院的权限。官场权斗永无休止,奥妙就在这里。

    以高祖皇帝的旧制, 京中官员的一切刑赏都要皇帝亲自过目, 以示威福操之于上,绝不容权柄下移。但后世子孙到底没有祖宗那肝上长了个脑子的精力,许多小事也只好放手;司礼监常常自行决断, 事后禀报即可。闫东楼为了以快打快, 防止清流反扑,便借用了这个旧例。可无论如何, 潜规则终究上不得台面,真要硬扣帽子, 一个“跋扈”是决计免不了的。

    到了这样的紧要关头,就看出简在帝心的好处了。要是事情中牵扯的是寻常小官,大概皇帝无心搭理,随口说一声知道了就算完;便可由得柳学士拿着鸡毛当令箭,下朝后大张旗鼓、拼命整人。但现在挂上了穆国公世子这个扬名内外的人物,真君便不能不仔细多问两句,展示自己对功勋之后的无限包容。

    不过,大概是心情愉快精力旺盛,想看一看大臣们撕逼解闷,飞玄真君特意把场面弄得大了点,除了召
第(3/4)节
推荐书籍:等待奇迹的圣诞节我想吃掉你的胰脏(完)我的小魔女同桌夺妻伊甸之路九尾妖遂 堕落篇一代色魔蔡淫玟主奴的异界传奇黑玫瑰的传说思念停止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