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皇帝偷看心声日志后 第14节
第(3/4)节
外的强调朱老四的正统继承。这样神经质的要求,无异于设计一份五彩斑斓的黑色。也就是闫阁老一干人等的舔功着实了得,居然绞尽脑汁,真把这瘟种甲方给应付了下来。
——闫党能盘踞内阁几十年,功力确实也不是吹的。
但小小一个给事中,难道还能有闫阁老的本事么?穆祺信心十足:
“小阁老,既然陛下已经发了话,下面的怎能不依从?闫阁老所管的礼部,不就担着祭祀祖宗的职责么?依我看,礼部可以发一份公文,让闲散的给事中们也凑凑热闹,写几篇赞颂赞颂太宗文皇帝的文章嘛!以这位的脑子……”
一般的时候,言语中出个差错也就算了。但以现在至关紧要的局势,如果文章用词还是这么不靠谱,那么他二人火眼金睛,立刻就能揪出来这个居心叵测的建文余孽!
小阁老这样的聪明人,自然是一点就透。他哈哈一笑,不胜喜悦:
“穆兄高见,在下敢不从命!”
第20章 建文
在欢声笑语之中, 两人迅速达成了默契。穆祺与小阁老彼此抚掌自得,随后让管家端出了前几年买的西洋葡萄酒,与小阁老对饮。
闫府起居奢华, 穆祺也毫不含糊,端上来的酒壶是宋代绝版的官窑,茶杯是蔡京收藏的珍品;瓷盘更是一流——道君皇帝亲笔题词的白釉!
饶是以小阁老的家资, 一时也被吓住了:“这般厉害!不知世子从何处得来?”
穆祺微微一笑, 心想老子难道要告诉你,连诸葛丞相把玩过的陶碗我都有?但你们这些角色, 哪里有资格碰相父的东西!
酒过三巡, 小阁老醉意微醺,也有些敞开了胸怀。他握住世子的手, 真心感慨:
“哎,也就是当今圣上至仁至德,不愿多加杀戮, 大事总能化小;要是在太宗朝,只要一个‘建文余孽’的帽子,便能一劳永逸, 解决所有问题了……”
虽然口口声声称颂仁德, 但遗憾之情,却是溢于言表。老道士毕竟不是马上的皇帝,没有他祖宗杀伐决断的能耐。就算真扣上了建文余孽的罪名, 也未必能把周至成及其同党如何——打蛇不死反成仇;如果只是贬谪远窜, 搞不好会有人兔死狐悲,暗中援手。所以如何处置, 也要费些思量。
穆祺不动声色的抽回右手,却只微微一笑:“小阁老多虑了。这位周给事中不是口口声声, 仰慕堡——英宗的圣德么?据我所知,英宗复辟之后,曾经在京中修建庙宇纪念瓦剌太师也先,似乎对草原上的日子,颇为怀念。”
闫东楼讶异道:“你要把人送到庙里去?”
“小阁老说笑了。庙里哪里轮得到他去?”穆祺慢条斯理:“我的意思是,英宗皇帝回京之后,一辈子都没能再到草原上走走,那也是莫大的遗憾;既然此人景慕英宗,不妨就让他全了英宗皇帝的心愿,任命一个巡查使什么的,到蒙古边境去联络联络感情嘛!他如此仰慕先帝的德行,想必能效法先帝,与蒙古人情好日密,留下一番佳话……”
小阁老:…………
小阁老沉默了。虽然英宗留学瓦剌的事情,在国朝是不大不小的禁忌;但对于内阁大臣,却不是什么新闻。虽然英宗皇帝口口声声,称自己在漠北“颇受尊重”,但其中内情,却是暧昧难知,据说还有不忍言之事。
不过,英宗皇帝既然觉得自己在漠北呆得很舒服,那谁也不能替他觉得不舒服;而周至成如此敬仰英宗的德行,又怎么能贸然回驳先帝当年的自述呢?
先帝都觉得舒服,你总不好挑剔太多吧?
一念及此,小阁老打了个酒嗝,心中不由生出了一种朦胧的疑惑。他依稀记得,在如今这个朝廷里,自己和自己的亲爹,才应该是迫害忠良的那个奸臣角色……吧?
·
酒又喝了几杯,再吃了一点时兴的小菜;穆祺眼见火候差不多了,又给小阁老斟上一杯,问出筹谋许久的疑惑。
“说句实话,我倒是有些疑惑。”他慢慢道:“那姓周的奏折里对朝贡的事情知之甚多,其中有些对倭谈判的细节极为准确,必得现场的人才能知晓。不知又是何人走漏的消息?”
小阁老想了一想,摇一摇头:“现场的书办都是我一一挑过,信得过自己人。司礼监黄公公头上只有陛下这一朵云,也也决计不会乱说。我看,八成还是倭国使者自己泄的密。”
“喔?倭国的使节居然还敢私通大臣,走漏消息?”穆祺假意吃惊:“这不是天大的罪过么!”
“那就是世子有所不知了。”小阁老带着几分醉意,倾吐心肠:“在高祖太宗的时候嘛,朝贡使节私通外朝大臣的确是重罪,可以把全家剐上三遍有余。但今时不毕竟同往日了嘛!这样的动作,也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过了事了。这样的事情,本来就不在少数……”
虽然早有预料,穆祺仍旧一时无语。自孝宗朝宽纵文官以大儒治国之后,朝贡外交的软弱涣散,早已经是牢不可破的
第(3/4)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