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454节

第(1/2)节
    赵祯苦笑道:“守忠,替朕去看望一下孝先公。”

    “是。”

    王守忠微微躬身。

    赵祯是不可能亲自出宫的,历史上吕夷简病逝,他都只能在后苑中为其服丧发哀,并辍朝三日。

    所以往往只能由内侍宦官代替他去看看。

    众人离开崇政殿,从东华门出了皇宫,坐上马车向着王曾府邸而去。

    王曾做官数十年,家资丰厚,宅邸坐落在内城家子巷,从东华门出去之后,往东过惠和坊、竹竿市,再往北过榆林巷就到了家子巷。

    在内城寸土寸金之地,他的房子靠近外城旧曹门,算是处于内城与外城交界处,宅院豪华,林园森森。

    诸多宰相在王府宅邸门口停下,门外的门房连忙进去叫人,片刻后王曾的长子,担任礼部尚书郎中的王简率领几个弟弟出来行礼迎接,他们的脸上还残留着悲伤。

    根据富弼为其所写年谱《王文正公曾行状》记载,王曾有四子三女,分别为长子王简、次子王珪、三子王严、四子王甫。

    但可惜的是王曾的子嗣不像王曾天资聪颖,以状元及第之身,最后做到了宰相。也不像吕夷简的三子吕公著那样,自小好学,以至于废寝忘食,虽恩补却又进士及第,未来亦是平章军国事。

    子嗣不出色对于一个政治家族来说是非常致命的。

    也因此王氏家族不能兴旺,最终子孙后人,也就沦为寂寂无名,不似吕氏将来还能兴盛。

    在王家子嗣的带领下,诸多宰相来到王府后宅,还未进门,走进院子里,就闻到了一股浓郁的药味。

    正是七月时,院中紫薇、石榴、月季花香扑鼻,混杂着药香,令人精神恍惚。

    大门敞开着,浓郁的药香就是从房屋里飘荡出来。

    “父亲,知院他们来了。”

    王简走入屋内,向王曾禀报了一声。

    众人随即进屋,看到了躺在床上的王孝先。

    王曾艰难地扭过头,此时大家才看到他的脸色。

    就看到仅仅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王曾消瘦得就极快,原本就清攫的脸更加干瘦,形如枯骨,两眼浑浊,露出茫然的神色。

    所有人都面露不忍,在一起共事多年,有些昔日虽有间隙,如今早就消弭,就只剩下惆怅与哀伤。

    蔡齐作为王曾的坚定盟友,疾步走了过去,握住他的手悲伤道:“王公。”

    赵骏也来到身边,蹲在地上看着他。

    王曾浑浊的眼珠子四下扫视了一圈,片刻后似乎又好像清醒过来,艰难开口道:“诸位,我大限怕是已经到了。”

    蔡齐忙道:“不会的,公还是需要多休养休养身体,国家大事,还需要公来做主。”

    王曾苦笑一声,随后问道:“不知西北战事如何了?”

    “韩琦整顿兵马之后,正待出边关进攻西夏腹地,这些事情倒也无需担忧,哪怕不能灭了西夏,重创他们还是轻而易举。”

    赵骏安慰道。

    “尔等先出去吧。”

    王曾看向自己的几个儿子。

    王简等人便退出屋外,把门关了起来。

    屋中就只剩下诸多宰相。

    随后王曾长叹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说着他看向赵骏道:“汉龙,我记得你说过,此诗是南宋末年宰相文天祥所做吧。”

    “是。”

    赵骏拍了拍他的手背,轻声说道:“王公多年奉公守节,当名留青史。”

    “名留青史就算了,我也不图这些虚名。”

    王曾摇摇头道:“奈何天意如此,该到了我离去之时,什么事情都已经放下,现在唯独担忧两事。”

    “你说。”

    “一者国家大事,军事、民事、国事。”

    “此皆安好,公请放心。”

    “二者我这些不成器的子嗣,他们无才,却还算是有德,这些年倒未给我惹过什么乱子,望诸位老友照拂一二。”

    “公有德于社稷,陛下当恩补于子孙,这些事情朝廷自有安排,王公且宽心。”

    赵骏没有给出自己的承诺。

    但王曾在宰相位置做了二十多年,赵祯又怎么可能吝啬,家中几个儿子都有恩补,只是升官这个东西,不能全靠背景。

    吕夷简的几个儿子除了老三以外,其他人都水平一般,所以也基本都泯然众人。

    这也是北宋政治圈的常态。

    即便你是宰相,如果子嗣不出色,也难以继续上位,如此才能杜绝世家的诞生。

    只是就算如此,王曾也已经很高兴了,勉强露出个笑容,颤颤巍巍道:“若是如此,我无忧矣。”

    随后吕夷简、晏殊、范仲淹、宋绶、李迪、张士逊等人陆续上前来慰问。

    大家都与他说了一会儿话,也就那么十多二十来分钟的样子,王曾却已经疲惫
第(1/2)节
推荐书籍:限量诱受爱哭的孔雀远去的玲音有理奈的调教地狱位面之心前传共夫(总攻NP)-v文淫奴养成系统堕落帝国夺妻(1V1 高H)我的将军(古言BG虐文)(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