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84节

第(1/3)节
    只要赵骏一天在,赵祯就绝不可能猜忌他。

    所以老范心里清楚得很,自己的底牌从来都不是带着宋军打胜仗,而是背后有赵骏在支持。

    “老夫并不是在挑拨,只是提醒一下经略相公而已。”

    张俭没有丝毫被拆穿后脸红的意思,只是淡淡地道:“经略相公有这份忠诚是好事,不过有些事,该做与不该做,希望相公能明白,相信大宋皇帝也能理解相公之苦心。”

    “唔……”

    范仲淹沉吟了起来,他知道张俭是在提点自己,没必要让赵祯去猜忌他。

    虽说有赵骏保着肯定安然无恙,但收复燕云一部分土地的功劳确实太大了,再加上取消了岁币,到时候朝野上怕是让他辞官致仕的都数不清了。

    南北两宋,对于有天大功劳的臣子,甭管文官还是武将,巅峰就打压,几乎都成为了惯例。别的不说,赵骏不就跟他说过,童贯收复燕云十六州,封王后眨眼间就被罢官了吗?

    想到这里,老范竟还真有点觉得对方说得有道理,只是他最终还是摇头道:“不止是颜面,这增加二十万贯赋税,又要多多少民脂民膏,我不想给百姓增加负担。”

    “你呀,真是死脑筋。”

    张俭皱眉道:“老夫问问你,若以往萧太后之时,每年寿诞要送多少礼?”

    “这个都由皇家来送,我等除非问陛下,却是不知。”

    范仲淹老实回答道。

    “每年不固定额,但基本上不会少于二十万贯。”

    张俭轻笑道:“如今大辽与宋国重修旧好,而我们陛下寿诞将近,宋国一来道贺陛下寿诞,二来欢庆于辽宋罢兵,送来寿礼,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嘛。再不济,大不了我主陛下请天后回归,再过一次天后应圣节即可。”

    范仲淹一下子就明白了。

    辽宋之间除了岁币以外,其实也还有别的互相赠礼。比如辽国与宋国皇帝、太后过生日。

    史料记载,辽宋建交一百多年,宋遣辽使节共680人次,辽遣宋671人次。

    其中光接待辽国使者的费用就达到两到四万贯,然后向皇帝、太后送礼,基本上都维持在十到二十万贯之间。

    只是由于对等关系,宋国皇帝和太后过寿诞,辽国也往往会回赠,只是没宋国那么多,但几万贯到十多万贯还是有,勉强不会让宋国亏得太多而已。

    如《契丹国志》记载,某年宋皇过生日,辽国送了大一堆礼品,包括马匹、兽皮、金箱子、银箱子、水晶腰带、海东青等等。

    礼品名单非常长,基本上都是东北特产,什么牛、羊、野猪、鱼、鹿腊肉之类的野味都每样几百箱。

    虽然不如宋国直接给绢布、金银铜钱那么大方,但林林总总算下来,其实也是价值不菲,并没有完全就是宋国给辽国厚礼,辽国打发叫花子一样给宋国薄利,否则宋国颜面上也挂不住。

    显然张俭的意思很简单。

    既然你为了颜面不直接给岁币,那就把这二十万贯当作是寿礼,双方互相给个台阶下。

    即宋国并未增币,取得了大胜,碍于与辽国兄弟之邦,不愿意你死我活,依旧维持原来的三十万贯岁币,多出来的二十万贯是什么呢?

    那是宋国给辽国皇帝庆贺生日的礼品。

    要是觉得辽国皇帝这生日过得有些奢侈的话也没关系,那就让萧太后回来,反正宋国刘太后已经驾崩了,辽国也不会再给宋国太后回礼,宋国只需要按照以前那样给萧太后庆祝生日就行。

    如此一来,双方一个拿了土地的实际好处,又有了颜面。另外一个多出来二十万贯,也能有钱安抚部落。算是大家既保住了里子,也保住了面子。

    一时间,范仲淹陷入了两难境地。

    这钱。

    该不该给呢?

    第234章 挺起自己的腰杆,把脊梁骨接上

    康定元年一月,范仲淹把辽国希望和谈的条件写成奏折送回了汴梁。

    他甚至在奏折里提出,可以把增币压缩到十万。

    也就是原来岁币三十万贯,辽国那边要求增币二十万贯,他认为只增币十万贯就行。

    当奏折送回汴梁的时候赵骏在做什么?

    他在参加葬礼。

    王随的葬礼。

    老头终究没熬过去,即便喂了一些药,撑过了年底,但到了一月,还是一命呜呼了。

    葬礼上,李迪悲伤不已,嚎啕大哭,把吕夷简都给整得嘴角抽搐。

    其实从政制院成立开始,人员就是恒定的,而且赵骏规定五年一届,即便这五年干得不让人满意,也不会换届,除非犯法。

    而下一届范仲淹这么大功劳,把候补去掉提上来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那老范都提上来了,晏殊该不该提呢?

    吕夷简肯定是希望把晏殊再提上来壮大自己的势力,但他很清楚,晏殊提上来了,赵骏肯定也会把李迪提上来
第(1/3)节
推荐书籍:梦想成真系列(H)极级淫乱派对获得催眠手机后洗脑嗯透冷艳学生会长!妹妹如此多狡高贵知性的美女沦为小混混的胯下母狗荒唐的我们(合家)My Queen Card/四王一后躲猫猫境界线上的催眠女儿被父亲榨干汁液季节性症状(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