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12节

第(2/3)节
所以湖南提刑司的办案官员希望将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后来此事被一位正直的御史所知,于是上书弹劾。在他的坚持下,赵祯被迫让当时的三司使王拱辰督办此案。

    没想到王拱辰到了湖南之后,不仅不彻查此案,反而将从涉案官员手中收缴的珍珠,交给内供奉廖浩然,送入宫中留用。

    由于作为关键证物的珍珠缺失,无法核定珍珠的价值,也就无法给涉案官员定罪。这样一来,案子只能不了了之。

    因此,至和二年五月十二日,那位正直的御史又写了一个《奏状乞取问王拱辰进纳赃珠》的奏折,弹劾三司使王拱辰罔顾事实,徇私枉法。

    其实,此案案情并不复杂,关键是涉案官员朝中有人,导致迟迟不能结案。

    在御史的一再坚持下,宋仁宗不得不让审刑院再审此案。最后,涉案官员和包庇犯王拱辰,全部受到了降职处理。

    听上去似乎这件事情圆满落幕,但事实上完全不是一回事。

    表面上涉案官员和包庇犯都受到了处理,但实际上处罚都很轻,而且后来大都又得到了升迁。

    如原潭州知州任颛,降职后第二年就复为龙图阁直学士,晚年以太子宾客致仕。湖南转运判官李章,没多久就调到中央为大理寺少卿。

    包庇犯王拱辰被降职之后,宋仁宗对他仍然宠信有加。赵弹劾王拱辰不到一个月,宋仁宗就想另外给他安排重要职位,引起了御史们的强烈不满,这才作罢。

    还有王奎、孙沔、郭承祐之流,整个仁宗朝的情况就跟西游记一样,有背景的基本屁事没有,没背景的如果是进士出身以上,最多就是降职处理,至于什么抄家灭族,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对于赵祯这货,赵骏是一点都不放心。

    哪怕他已经跟赵祯说了很多次宋朝的结局,也已经cpu过他很多次,可就是怕这厮旧疾复发,又耳根子软听了朝廷里那些人的鬼话拖自己后腿。

    “是是是。”

    赵祯听到赵骏的话,连连点头应是。

    赵骏继续说道:“老哥,我是你子孙后代,我是为了你着想才会跟你说这些。我只能提醒你,别忘了靖康耻的事情。”

    “这些朕自然铭记于心。”

    听到赵骏提起这个,赵祯一下子就严肃了许多。

    赵骏摇摇头道:“不止是北宋灭亡的事情,还有宋钦宗被宋徽宗禅让后,那些文官们不顾城里百姓想要反抗的意见,竟然逼宋钦宗出去与金人谈判,你说说,文官们会在乎你这个皇帝吗?”

    “竟然还有这种事情?”

    赵祯震惊。

    赵骏说道:“以前没跟你详细地说,但我记得跟你说过宋钦宗出城去金军营帐和人谈判,结果被人扣留的事情吧。”

    “是。”

    赵祯想到赵骏确实跟他这么说过。

    “金军打到汴梁城下,要求皇帝亲自去金军议和。”

    赵骏就说道:“那些士大夫被搞怕了,只希望议和尽快送走金军,就一直怂恿皇帝去谈判,第一次去平安回来,第二次去就被扣押了,之后金军打破汴梁,肆意劫掠,掳走徽钦二帝,这就是事情经过。”

    赵祯的脸色就变得很不好看了。

    任哪个皇帝得知自己被士大夫出卖之后,脸色也不会好看到哪里去。

    “还有明末,江南士绅与朝廷官员勾结在一起,阻拦皇帝在江南收税。并且江南士绅也团结一致,抗欠赋税,导致明末最富庶的南方地区税收不上来,朝廷无钱可用,最终被农民军覆灭。”

    赵骏继续说道:“最有意思的是崇祯帝希望那些朝廷大员捐钱为国家渡过难关,大臣们个个哭穷,崇祯最后只募得二十万两白银。等起义军李自成杀入北京,从这些大臣家里搜刮出了七千多万两白银,是不是挺讽刺的一件事?”

    “我大宋的士绅……应该与明朝的士绅不一样吧。”

    赵祯勉强笑了一下。

    “都一个德性,趋吉避凶是人的本能,宋朝灭亡了,他们就给蒙古人当统治基石。蒙古人灭亡之后,他们又给明朝做事,朱元璋就是知道他们的德性,所以大开杀戒。可惜的是老朱只能保住明初,保不住明末,所以他们之后又做了清朝的士绅。”

    赵骏说道:“其实士绅里也不乏爱国者,愿意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捐献所有家产。但老哥你一定要记住,永远只有背叛阶级的个人,而没有背叛阶级的阶级。如果制度不改变,生产力不改变,历史就会成为一个轮回。”

    “朕知道了。”

    赵祯深呼了一口气。

    历史上他就是一个包庇士大夫阶级为所欲为的包庇犯。

    但如今赵骏毕竟已经给他灌输了很多东西,并且也知道了大宋即将灭亡,如果再跟历史上那样继续包庇士大夫,就不是皇帝,而是蠢货了。

    归根到底,他包庇那些人就是为了维护稳定。而现在他发现包庇这些
第(2/3)节
推荐书籍:我叫赵媛媛番外篇之媛媛的觉醒(女性视角)人善被人“骑”少妇瑶瑶的烦恼乐在他乡系列我的语文教师妈妈血染的风采,炮打兄弟173准女友绿奴淫堕美人妻傲世构陷录(ntr)每次上床都看到下限在刷新(H)我和女民警张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