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4节

第(2/2)节
一个穷州,山多人少,本身上限就那么高。要求它成为一个全是平原区的农耕州那样富裕,就实在是有些强人所难,所以还是得实地考量才能定下标准。”

    “除此之外监察体系也得完善,政策能否顺利推行下去,就要看监察体系做得够不够好。否则再好的政策放到下面无人监管,那最后的结局也就是不了了之。”

    “虽然这里面还是有很多空子可以钻,但只要下狠心,敢于罢黜那些干坏事的官员,甚至造成严重后果的,比如害得百姓家破人亡的,就杀他娘的几十上百个,震慑一下官场,不信他们不积极做事。”

    “至于范仲淹提的减少官员人数的问题,这个可以放缓一缓,一下子裁减那么多,造成的影响还是太大了。”

    “所以综合来说,先让官员干实事很重要。第一步应该是要把无所事事的官员调动起来,让他们能干事。有一份光发一份光,有一份热发一份热,至少别每天光躺在家里吃官粮等俸禄。”

    “这样也能大浪淘沙,没什么能力的官员就刚好有借口给他们罢黜掉,有能力的官员便可以得到升迁。不至于忽然来一次全国性的罢官潮,引得天下官员反对。”

    不直接裁减官员,而是先调动官员的积极性?

    这个建议很有新意,赵祯他们竖起耳朵认真听,听赵骏的讲解,竟愈发觉得很有道理。

    直接裁减官员,天下官员肯定群起而攻。

    那朝廷让他们去干事呢?

    这本来就是官员们该做的事情,之前你们可以说权力划分不明,身上背的是虚职,不能做事。

    但若是把权力细分出来,让每个官员都有事做,那他们就没有理由了。

    干不好,刚好就有借口把你裁掉。

    干得好那就更好,也能够为朝廷提拔有才干的官员。

    一举两得啊。

    想到这里,包括赵祯在内,都用赞赏的眼神看向赵骏。

    后世来的高材生果然不一样,就是有办法。

    “不过其实说那么多也没用,咱们新中国了,又不是在宋朝。”

    赵骏末了又耸耸肩道:“何况宋仁宗那个怂货也没那么大胆子支持改革,疑神疑鬼,知道他为什么能成为北宋少有的明君吗?那是因为他什么事都不做,不像别的宋朝皇帝那样胡乱指挥祸害国家,就是他最大的贡献!”

    我尼玛!

    赵祯奔向了板凳。

    也就是吕夷简眼疾手快,将他拉住。

    其余几个宰相一个人抓手一个人抱腿,还有的捂嘴,硬生生给他拖了出去。

    等远离赵骏住的木屋,那边听不到这边的声音之后,捂住赵祯嘴的吕夷简才把手松开,观稼殿传来凄厉的怒吼。

    “别拦着朕,别拦着朕,朕要打死他,朕要打死他!!!”

    第14章 好几层楼高的高人!

    最近几天早朝的大臣们发现一件怪事。

    素来温文尔雅性格随和的大宋皇帝这几日上朝的时候,都板着张脸。

    铁青的脸色扫视着每一臣子,像是在看仇人。

    也不知道是谁惹到官家了,余怒未消。有时甚至因为部堂一点小事就训斥尚书大臣,毫不留情。

    以至于朝臣汇报公务的时候,都加重了几分小心,连说话声音都低了许多。

    “陛下这是怎么了?发怒几日了,之前是因刑审院,今日是银台,都是一点不大的小错漏,至于发那么大火吗?”

    等早朝结束之后,官员们出了宫门,就忍不住开始议论纷纷。

    有人说道:“这你就不懂了吧,这是吕相深得圣心啊。你看范仲淹,堂堂权知开封府,被撸成秘书少监了。”

    “你的意思是陛下因为吕相的事情生气?”

    “那可不,要不然最近朝廷又没发什么大事,还不是吕相被弹劾的事情。”

    “好像是这个道理。”

    “肯定啊,吕相可是官家的帝师,岂能被范希文这厮轻易参倒?”

    “吕相不愧是吕相啊,两朝元老,屹立不倒呀。”

    众人感慨着。

    最近朝廷发生的大事就是吕夷简被弹劾的事情了。

    说来也怪。

    前几日范仲淹弹劾吕夷简,之后范仲淹的朋友们纷纷上书,追着吕夷简一顿弹劾。

    如秘书丞余靖、太子中允尹洙、工部郎中吴遵路、馆阁校勘欧阳修、蔡襄、龙图阁直学士李紘、集贤校理王质等人,纷纷各抒己见,表达了对这件事的看法。

    反倒是权倾朝野的吕相几乎毫无动作,门下提拔的那么多侍御史、谏官没一个站出来帮吕相反驳,整个吕党安静得像是平静的湖水。

    唯有尹洙的朋友谏官高若讷叛变,替吕夷简斥责弹劾他的人。

    一时间朝堂出现了很多风言风语,不少人还以为堂堂宰相吕夷简竟然沦落到这个地步,难道他真的要倒台了?
第(2/2)节
推荐书籍:爱好训狗怎么了(快穿np)大熟之爱催眠男友短篇放任恶魔手机强制欢颜十指紧扣丝袜御姐调教中出绝望高潮重生之乖乖做上将的男妻在模拟小镇中边养女儿边狠狠奸淫蓝发爱妻圣路易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