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长安好 第383节

第(1/3)节
    魏叔易已转身离去,头也未回地道:“得闲时可去回春馆抓几副对症的药来吃。”

    “……!”魏妙青咬牙跺足。

    ……

    正如魏叔易所言,赈灾之事非是儿戏,加之此灾与河洛士族之事同发,便更加容不得有分毫闪失。

    次日早朝之上,听得河洛上报而来的受灾情况,及各部官员初步拟定的所需赈灾钱粮数目,不少官员都觉心口仿佛坠了块巨石。

    中原本是大盛粮仓所在,可此次受灾如此严重,今年的夏收注定落空,且除此之外,朝廷还需要额外填补赈灾钱粮,损失可谓是双重的,巨大的。

    如今各处兵乱频发,战事需要大量的钱粮作为支撑,国库已经空虚,此刻根本拿不出这么一大笔赈灾银。

    但此灾不赈是不可能的,中原洛阳不比其它,绝不能生出灾民暴动造反的事情来。

    “好在”接下来国库还有充盈的途径……那些中原士族的全部家产,是一块很大的肥肉,尤其是郑家。

    说到这里,如今这大殿之上,百官之中赫然又空出了不少位置,那是出身中原士族的官员之位,中原士族在被清算巢穴的同时,朝中为官的族人子弟也遭到了清洗,此刻大多在牢中等候最后的处置。

    而今“罪证确凿”,一切尘埃于表面落定,便也该到天子给出最后惩处的时候了。

    百官表面上虽不说,但心中大多都清楚,此中惩处轻重,注定要因为郑氏的“特殊应对”而有所不同。

    作为中原士族之首的郑氏,先杀了祸首家主郑济,又主动献上一切家产与藏书,未曾有半点反抗之举,以求保全无辜族人性命,如此之低的姿态,可谓半点不像士族的做派。

    且那位杀了郑济的前任家主郑潮,此次祈福有功,又有治水功劳,且得了荥阳百姓相赠万民伞……

    祈福灵验代表着天意,而万民伞代表着民心……二者并存之下,有关此人及郑家的处置,便需要细细思量。

    除此之外,中原之地一些有功名在身的秀才举子们,甚至呈了联名书入京,以表郑潮德行厚重,眼中从无士庶之分,请求天子开恩。

    而将这封联名书呈上之人,是圣人钦点的那位新科状元,宋显。

    宋显本也是中原人氏,他自称机缘巧合下也曾得过坐居草堂的郑潮指点学问,如此便算半个老师,老师身陷困局,身为学生不可缄默旁观,言辞间亦在为郑潮求情。

    寒门出身的状元公及一众学子文人,替出身士族的郑潮求情,可谓摒弃了士寒之见,实在罕见。

    大殿之上又有官员陈述此事,褚太傅听在耳中,心中却生出欣慰之感,天下文道共通大兴之机,或将由此开启。

    且他觉着,郑潮此人此番于荥阳的种种自救之举……大约,多少得有他那讨人嫌的学生之手笔。

    此外,有人递上了几封弹劾李献的折子,郑潮带来的效应与影响是一连串的,有人对李献在洛阳屠杀折辱士族,严刑逼杀,甚至以无辜士人祭天之举十分不满。

    圣册帝听着那些言辞激愤的弹劾之言,末了,道:“李献此番行事,的确有不妥之处。”

    这些士族中人,若一鼓作气杀尽便也就杀尽了,可郑潮之事使得此事的舆论风向发生了改变,如此压力当前,她的态度便也需随之改变。接下来需要如何处置,她心中也已有打算。

    不过,她的目的已经达成,这种改变只是让中原士族从衰亡转向衰落,从而保全一些人的性命而已,藏书献出,家产抄没,成为庶人,从此中原再无士族……如此,并不算真正打乱她的棋局。

    她想,在郑潮身后推波助澜的人,也是想到了这一点,对方很聪明也很清醒,知道她的底线在哪里……她是说,她的阿尚。

    阿尚,还是太心慈了。

    第305章 有事请教太傅

    此一件事,让圣册帝在心中反复思考,或许阿尚还是从前那个阿尚,或许北狄三年,仍未能改变阿尚,是吗?

    或当是如此,阿尚心性坚定非常人可比。

    所以,若是阿尚未变,此时不愿与她相认,会不会只是一个孩子的赌气之举?

    从小到大,阿尚很少有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孩子的机会,若阿尚只是在同她赌气,她愿意拿出自己全部的耐心,等她的孩子消气,回到她身边。

    她们母女是彼此在这世间唯一的血亲,她们从来不该是对立的,而是当一致对外。

    甘露殿,御书房中,一声通报声,让手持朱笔的圣册帝微回神。

    喻增带着两名内侍,走近圣前行礼。

    圣册帝缓缓将笔搁放下,左右两侧无关的宫人无声行礼退下。

    司宫台一向只为帝王办事,上至各官员府邸后宅,下至民间传言,皆会经司宫台的耳目一层层传报到帝王耳中。

    喻增身侧那两名内侍,一人将近日所得京师官员权贵之间的消息风声呈上,重点在于中原士族之乱带
第(1/3)节
推荐书籍:听见【1v1 救赎】【死亡迷恋的幻觉】名模黛林双生我的前半生(xiangxiao)奔跑吧兄弟限制级思来想去,她直接摆烂了 (NP)死了八次后我成了主角的狗腿那些大学的荒唐危险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