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321章

第(1/2)节
    天幕下的众人也很想知道天上是什么样子的?如果天幕异象能够给他们讲讲就好了。之前开放了半年的评论区,对于后世之事他们有了大概的了解,现在想知道一些他们不知道的。

    唐太宗李世民:“……”这又跑题跑到天外去了,不是在盘点“青词宰相”严嵩吗?

    怎么说起了严世蕃?

    恐怕事情不这么简单,很有可能是这父子二人狼狈为奸,所以才对严世蕃有了过多的介绍。

    毕竟严世蕃代写青词,父子同心。

    明成祖朱棣对解缙的才华还是十分认可的,并没有看不起解缙的同进士出身。

    解缙:“……”他在殿试的名次低,不代表他就不行啊。能进殿试的,都是通过了会试的准进士。要比,也该是和会试录取的最后一名比。

    额,殿试发挥失常,确实是一个遗憾。

    明世宗朱厚熜也并不觉得严世蕃多有才华,只是能够讨他欢心罢了。

    早年,他励精图治的时候,朝臣几乎都和他对着干,光是皇统之争就耗费了他大量的心力。朝臣若是能够顺着他一点,他也不至于甩手不管事。

    第158章

    【严嵩出身于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480年,从小被称作神童。

    他在明孝宗朱祐樘弘治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498年,十九岁的时候考中举人;在明孝宗朱祐樘弘治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505年,二十六岁的时候考中进士,为二甲第二名。

    他或许不擅长写青词,需要儿子严世蕃代笔,但考科举还是十分出色的。

    在才华这方面,严嵩要比儿子严世蕃强,但在揣摩上意方面,严世蕃更胜一筹。严世蕃是靠父荫进入国子监读书,没有参加科举考试直接做官的,只能说比其他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强,真参加科举考试,未必就能考中进士。

    说到青词,在嘉靖朝,靠写青词步步高升成为宰相的有不少,和严嵩争夺首辅之位比较激烈的夏言也是靠青词发家的。“青词宰相”主要是讽刺吃公粮不干人事的首辅。】

    明世宗朱厚熜察觉出作者菌对特权阶级的不满。

    按照恩荫制度的规定,以严嵩的官职,是可以送一个儿子入国子监读书的,但还是要参与科举考试才能够做京官。

    严世蕃能够当上京官,主要还是能够讨他欢心。

    天幕说严嵩吃公粮不干人事,倒是列举出来干了哪些祸国殃民的事情啊。在他看来,一切尽在他的掌握之中,真要收拾严嵩,得有个能够说服他的理由。

    一个不得不对严嵩父子严办的理由。

    不然,他还是舍不得做事符合他心意的严嵩父子的,只要对他忠诚,其他的都是小毛病,不是不能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他要的不是和他作对的所谓的名臣。

    【一般来说,靠父荫做官的有诸多限制,不能担任京官。有传言严嵩父子公然卖官鬻爵,所以严世蕃能够当上京官不足为奇。

    但是,作者菌没有看到这部分的史料记载。

    严嵩只是向各宗室藩王索取贿赂,以达成他们想要求得抚恤和提升爵位的目的。倒是没有向平民百姓、富商巨贾索要钱财,授予官职的说法。

    最有名的是,国家的接班人,下一任帝王,当时还是裕王的朱载坖需要贿赂严嵩才能够拿到自己应得的岁赐,也没有看到史料出处。有知道的观众,可以在评论区贴一下,后面会重新开启评论区。

    裕王朱载坖并不受他的父亲朱厚熜喜欢,如果不是兄弟死的早,他成了独子,这皇位还轮不到他来做。

    总的来说,严嵩父子卖官鬻爵存疑。

    在卖官鬻爵这方面,清朝的乾隆皇帝做的十分出色,官方称之为“捐纳”,朝堂上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官员都是花钱买来的。康熙皇帝打仗缺钱的时候,也有过“捐纳”。所谓的康乾盛世,就是这么来的吧。】

    天幕下的众人:“……”已经没有人敢在评论区留言了。

    因为观念不合,在评论区干架都是轻的,关键是会被老祖宗私信痛骂啊,这谁顶得住?都是年少无知惹的祸,轻易在评论区暴露了自己,以至于被家长追着骂。

    在评论区留言得掂量掂量,是否能够承担起后果。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他算是明白了,天幕是逮着机会就要批判一番败家皇帝,无差别的扫射。

    只是,他的好圣孙也太不像话了。

    【“三苏”的祖先苏味道苟合取容,阿附张易之。这严嵩也是同类人,在夏言得势的时候,无所不用其极地讨好夏言,以求高升。

    严嵩进入礼部之后,能够见到皇帝的次数变多了,开始讨好皇帝。

    相传嘉靖皇帝沉迷道教,给朝臣们发放了道士戴的帽子。大多数朝臣都不愿意戴,觉得官员就应该戴官帽。严嵩则不同,为了讨好皇帝,天天戴着道冠在皇帝面前晃悠,讨皇帝欢心。

第(1/2)节
推荐书籍:光棍村的成人用品店默认关系&#40校园1v1&#41(快穿H)用身体征服你出轨女人的自白最毒,妇人心汉服孕肚假面小仓鼠的美食[末世]系统穿越(灭清)辉夜大小姐 催眠APP-秀知学院受难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