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9章

第(1/2)节
    信息量有点大,他实在没忍住,一用力掰断了手中的笔。

    刘·屡战屡败·邦:“……”怎么说话的?

    【这个人,是张良?还是韩信?想必大家很难猜到,能支撑刘邦屡败屡战的是“汉初三杰”中没有存在感的萧何。】

    萧·没有存在感·何:“……”怎么说话的?

    “说谁没存在感呢?”刘邦忍不住为萧何抱不平。

    他关注了作者,但还是来到了殿外和众位大臣一起观看天幕盘点,方便交流。

    萧何是他力排众议亲封的开国第一功臣,可以说没有萧何就没有他的今天,怎么就没有存在感了?

    这后人评价是怎么回事?

    群臣见刘邦吐槽,也纷纷声讨天幕上后人对萧何的评价。

    刘邦听着总算舒坦了。

    满耳朵都是夸赞恭维的萧何:哭笑不得。

    天幕上的声音再次响起,刘邦想听听萧何没有存在感的理由,示意众人安静。

    也许这是欲扬先抑呢?

    【萧何为什么没有存在感呢?因为他总是在后方忙着收拾刘邦的烂摊子,很少上前线。】

    【<a href="" target="_bnk">西汉建立,论功行赏时,众人一致认为曹参跟随刘邦在前线作战,攻城略地,当居首功。唯有一人提出,刘邦在与项羽的作战中有数次溃败都是只身逃脱,全靠萧何屡次派出军队支援,当为首功。】

    刘邦:“……”这话扎心了啊,这样揭他老底真的好吗?

    【我们现在翻开历史课本,上面有提过一嘴汉初三杰,却对萧何的功绩只字未提,仅出现了一个名字。】

    刘邦:“……”

    萧何:“……”

    群臣:“……”

    好了,知道了,萧何确实没有存在感,在历史书上着墨不多。

    何止着墨不多,就一个名字啊摔!

    【像萧何这样在后方给前线运送军需物资的人,太没有存在感了,但却又至关重要。刘邦出兵攻打项羽有萧何在后方兜底,经得起数次全面溃败,可以说能够成就帝业,离不开萧何。】

    【汉初三杰之中,运筹帷幄的帝师张良、攻城略地的兵仙韩信,都比坐镇后方的萧何出名,但只有萧何,也唯一仅有萧何,是能当这天下的丞相的。】

    【这期视频,我先来给大家盘点“汉初三杰”中的丞相萧何。】

    “帝师,兵仙……”嬴政琢磨着,能得天幕如此高的赞誉,他倒要见一见。若这二人确实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不能埋没在民间。

    当务之急是先把萧何找来。

    外面雷雨交加,嬴政命人关闭了殿门,隔绝雨声,紧紧盯着眼前,不敢错漏一字,期望借助天幕的提示找到萧何这个人。

    若能为他所用最好,若不能……

    杀!

    第10章 项羽被坑

    【这里,我先简单介绍一下萧何。萧何是沛郡丰邑人,年轻时在秦朝体制内当官,担任沛县主吏掾。】

    【我们可能对沛郡没有概念,通俗点来说,萧何家住江浙沪包邮区,沿海发达地区。沛县主吏掾是个什么官呢?是辅佐县令的官员,掌人事,相当于县人事局局长。官虽小,若是安定也就这样了。】

    嬴政迷茫了,沛郡丰邑他知道,什么是江浙沪包邮区?

    各朝各代的皇帝和大臣们也懵了。

    明明一看就懂的地名、官名,被天幕这么一解释,变得高深莫测起来。看来后世的地域划分和官制同现在差别很大啊,能讲就多讲点呗!

    曹叡还在为世家坐大的事情忧心,不由得畅想:不知后世是如何选拔官员的,若是能借鉴一下就好了。

    然而,他又有忧虑。

    后世人人都可读书,每年能考上顶级学府的就有数千名学子,魏朝能比吗?怕是连组织一场大规模的考试都难以实现。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读书几乎被世家大族垄断了,寒门难出优秀的人才,平头百姓能读得起书或者说重视读书的人太少了。

    书籍靠人手抄,十分稀少,纸张也很贵,用竹简又太过笨重。

    他想让人人都能读得起书也太不现实了,把国库掏空都支撑不起这么庞大的开支。

    这样的国情,真的能够借鉴后世?

    人人都有书读,后世的百姓也太富有了吧,课本是用竹简做的还是用十分昂贵的纸张做的?

    他很想知道。

    可惜天幕并没有听到众人的心声,没有在地域划分和官制方面细说,也没有提到四大发明。

    【但是秦朝在胡亥的嚯嚯下动荡不安,又是修陵墓,又是修阿房宫,又是派人戍边,时常有押送囚犯去服役的队伍。萧何的朋友,沛县的泗水亭长刘邦在押送服劳役的人时出事了
第(1/2)节
推荐书籍:伊伊的淫荡日常离婚后和弟弟同居了(姐弟产奶1v1)丝袜人妻的颤栗淫乱的实习生活此心为盼金屋里的人鱼夫人海贼之黑山羊警花美母的火车凌乱盛宴南墙 (兄妹,1v1)群星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