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与争锋】1-3
第(3/12)节
,而是加快速度,利用地形进行掩护。
驾驶员们凭借着高超的技术,在弹坑和废墟中灵活穿梭。
炮手们则时刻准备着,一旦敌机进入射程,便果断开炮。
经过一番惊险的躲避和反击,我们成功摆脱了敌机的追击,顺利抵达南方战
场,及时为友军提供了强大的支援。
尽管三个装甲师在各个战场间疲于奔命,战士们累得几乎站都站不稳,双眼
布满血丝,身上的军装破旧不堪,但他们的心中却充满了坚定的信念。
为了保卫祖国,为了身后的万千百姓,他们无怨无悔。
每一次转战,每一次投入战斗,都是为了守护这片深爱的土地,为了民族的
尊严和未来。
在战争爆发之前,理想状态下的满编装甲师堪称一支威风凛凛的钢铁雄师。
以第一装甲师为例,它下辖着一个实力强劲的装甲旅。
这个装甲旅如同师部的左膀右臂,旗下又管辖着两个装甲团。
每一个装甲团都宛如一座移动的钢铁堡垒,团内设有两个装甲营。
步入装甲营,会发现这里是坦克力量的核心汇聚地,每个营辖有四个装甲连,
而每个装甲连都配备了整整二十辆坦克。
如此算来,一个满编的装甲师,拥有多达三百二十辆坦克,它们整齐排列时,
钢铁洪流的气势震撼人心,履带与大地摩擦发出的轰鸣,仿佛是对敌人的有力威
慑。
然而,战争的残酷远超想象。
随着战斗的持续,第一装甲师遭受了巨大的损耗。
在北方防线那片冰天雪地又战火纷飞的战场上,一辆辆坦克在枪林弹雨中被
击中、损毁。
为了维持部队的战斗力,编制不得不进行调整。
每个装甲营的装甲连数量,无奈地从四个缩编为两个。
就拿某装甲营来说,原本热闹繁忙的四号和三号装甲连驻地,如今已变得冷
冷清清,只剩下一号和二号装甲连还在顽强坚守。
曾经摆满坦克的场地,如今有一半空了出来,那些被击毁的坦克残骸,有的
还冒着青烟,静静诉说着战斗的惨烈。
如此一来,第一装甲师的坦克数量锐减至一百六十辆。
但这还不是最糟糕的,由于战斗太过频繁,损耗巨大,各型坦克的编制根本
无法达到满编状态。
在装甲团的车库里,本该停放重型坦克的位置,有时只有寥寥数辆,甚至出
现空缺。
中型坦克也未能幸免,数量同样不足,有些车身上还带着战斗留下的伤痕,
简单修补后便又匆匆投入战斗。
轻型坦克虽然较为灵活,但在高强度的战斗中,数量也难以保证。
车组人员们看着空荡荡的车库,心中满是无奈与忧虑,但每当战斗的号角响
起,他们依然毫不犹豫地登上自己的坦克,驶向战场,为了保卫北方防线,为了
国家的荣誉,在这片充满硝烟与战火的土地上,顽强地战斗着。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驻守南方防线的第三装甲师和东方防线的第九装甲师。
第三装甲师在南方那湿热的丛林和崎岖的山地间战斗,坦克面临着复杂地形
和敌人偷袭的双重威胁,编制的缩减和坦克的缺编让他们的作战愈发艰难。
而第九装甲师在东方那片开阔的平原上,虽有着一定的机动性优势,但也因
敌人的猛烈进攻,饱受坦克数量不足之苦。
但无论条件多么艰苦,三个装甲师的将士们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用他
们的热血和生命,守护着祖国的防线 .在这战火纷飞、局势吃紧的艰难时刻,身
为第九装甲师师长,我深知自己肩负着国家存亡的重大责任。
每一天,随着夜幕深沉地笼罩大地,师部的办公室内却依旧灯火通明。
我坐在堆满文件与作战地图的桌前,全神贯注地审阅着一份份报告,仔细研
究着每一处防线的部署细节,规划着部队下一步的行动策略。
窗外,只有偶尔传来的远处炮火轰鸣声,仿佛在提醒着战争的残酷与紧迫。
不知不觉间,时间已悄然流逝至深夜。
当终于处理完手头堆积如山的事务,我才拖着疲惫的身躯,躺倒在简易行军
床上。
然而,短暂的睡眠如同惊鸿一瞥,不足五个小时,
25-03-13
天边刚泛起一丝鱼肚白,
我便猛地从睡梦中惊醒。
简单洗漱后,顾不上吃一口热乎的早饭,便匆匆走出师部。
一辆威风凛凛的装甲指挥车早已在门外
第(3/12)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