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42节

第(1/4)节
    谁能不知道刘彻相信刘挽远胜于他们,况且,提出应试之法和官员考核制度的刘挽,要说她心里没有一丁点的章程,鬼都不信。

    所以,他们送上来的章程,实则何尝不是刘挽对他们的考验,只为观察他们几个心里到底有没有大汉。

    刘挽应一声,上前从李蔡的手中接过所谓的章程,走到刘彻的身边,仔细的查阅。

    一群人都屏住呼吸等着,盼着刘挽能点个头。他们其实算是已经给出一个相对完善的章程,剩下的该一点一点的完善,哪有一开始诸事都周全的对吧。

    等了近半刻种,刘挽将两份章程全都看完,抬头道:“父皇,还不错。”

    刘彻依然没有打算放下手中的书,问:“没有问题?”

    “问题,总得经过才能发现,从而完善。不过,为了公平公正,我觉得所有的卷子都应该糊名。不知其名,其家世来历,一切只看文章的好坏。”刘挽补下一句,下方的臣子呆若木鸡的望着刘挽,这一刻,他们内心的震撼已然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糊名之法好吗?

    必须是好的。

    一如刘挽所说的那样,可以为世人争取得到相对的公平公正,哪怕他们想要利用自家的权势以达到能够为自家儿孙开启后门,继续发扬壮大自家的目的,都变得很难。

    一直没有放下书的刘彻在这一刻放下了,嘴角含笑的凝视刘挽,刘挽扬扬眉头,神色间都是高兴。怎么样,华夏数千年文明与智慧的结晶,必须是精华。

    糊名考试,让所有人都能够在一条跑道上。

    “众卿觉得这条补充如何?”刘彻高兴归高兴,不忘问一问一众臣子。

    观这些人笑得比哭还难看,足以证明,刘挽这一招属实是狠!非常狠。

    偏刘彻觉得对他们依然不够扎心,尤其刘彻未必没有向他们炫耀之心,昂头挺胸的皇帝似在无声的向臣子们宣告,瞧瞧,瞧瞧朕的女儿,你们各种小心思在她的面前都没有用。服不服?就问你们服不服?

    一群人心里别管再怎么骂刘挽,面上都得努力挤出笑脸道:“长公主睿智。”

    “对应着,若有舞弊者当如何?”在所有人觉得事情到此该完结了吧,刘挽不会再有别的其他话补充了吧。结果怎么着?刘挽又发话了。

    说好的见招拆招,走一步看一步呢?刘挽现在是走一步算一步吗?

    “人才为国家之根本,毁天下根本者,夷三族。”没等他们想好怎么答话,刘彻反倒冷酷无比的开口,昭示着他对人才招揽的器重和对于胆敢挑衅他的人的零容忍。

    谁人听得不打了一个冷颤,无人怀疑刘彻仅仅是在吓唬人。

    这些年,刘彻为了收回大权杀的人不在少数,连对亲戚都没有手下留情,何况别人。

    “以县、州、再到长安,三次考试,具体的时间如何安排,又该怎么样实施妥当,你们都仔细商量安排。”刘彻严肃下达命令后,又叮嘱起一干的臣子,该把具体的事情都落实。

    李蔡闻言小声问:“不知该由哪一位主要负责此事?”

    对啊,人才的落实非常的重要,相关负责的部门也得尽快的定下,否则到时候怎么办?

    刘彻的目光落在刘挽身上,刘挽自觉的接话道:“以太常寺负责。不过,名字要不要改?”

    询问刘彻之意,那是试探。

    刘彻意示刘挽说下去,刘挽道:“名为礼部如何?”

    “善。”见过刘挽所说的三省六部的官制,刘彻很是以为可以一步一步的改进。且从最重要的文化教育开始。

    一众臣子总有一种他们都不过顺着刘挽和刘彻父女的决定而做事的感觉,两人心里定然早有相关的章程,正因如此,他们如果不能迅速给出相关的解决方案,会让他们不喜。毕竟,高高在上的皇帝想得到的事儿,他们想不到,究竟是他们没有能力,亦或者没有本事。

    “陛下,礼部代太常之职是否有些不妥。”不成,反对的意见不能不提提,谁知道刘挽和刘彻到底有何意图。

    “有何不妥?汉虽承于秦制,秦始皇能创三公九卿之制?我父皇不能改?按你们的意思,是不是察举制也该早早废了?”刘挽正襟危坐,目光如炬的盯向提出所谓不妥的人。

    有何不妥的。

    无非是觉得刘彻连太常都要改成礼部,不确定的种种改变让他们无法揣测刘彻的意图,脱控的皇帝带给他们太多的不安,他们须得想办法阻止。

    真让他们说理由,他们能拿出来的理由无非是大汉沿用秦朝的三公九卿之制,开国皇帝定下的规矩,突然的更改,是否有对祖宗之嫌?又或者,令天下人心乱。

    他们会说的话,刘挽用脚趾头想都知道。

    刘据......扫过平日侃侃而谈,振振有词的朝臣们被刘挽怼得话都说不出,突然觉得他们有一点点的可怜。

    不不不,清醒一点,清醒一点。他们有什么值得可怜的地方
第(1/4)节
推荐书籍:虐渣指南[快穿]未曾有性脱离掌控乱入的雪花(郝叔同人)主人的乖乖小母狗我也不想堕落安宁之秋豪门俏寡O,就是我!专业撒糖指导手册剑起余波(烽火烟波楼 第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