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后事录】06、兄弟嫌隙酿血光
第(5/8)节
的情分不成?」
锐金旗使吴劲草叹息一声:「若不是张教主下落不明,这天下的皇帝又岂能
轮得到姓朱的来当?」
闻苍松道:「张教主曾有言,我明教中人无论是谁,只要能够驱逐蒙古,恢
复汉家江山,便可当皇帝。更何况,陛下定国号为大明,显是没有忘记咱们明教
的恩情。只是我等几人志不在当官,走之前,还需和他说明情由才是!」
「几位叔叔,侄儿在此有礼了!」就在几人说话间,忽然一名少年迎了上来,
此人年纪虽轻,却头大如斗,骨骼凸出,竟与当朝皇帝朱元璋有几分相似。
颜垣见了,不由地大笑,拍了拍那少年的肩膀道:「原来是四侄儿啊,许久
未见,又长高了许多!」
这少年便是朱元璋的第四子燕王朱棣。朱棣看了一眼颜垣拍在他肩头的衣服,
面色一冷,但随即又满脸堆笑道:「确是许久未见,令侄儿好生念想!几位叔叔,
休在殿外候着了,快快请进!」说罢将身一侧,表面上看是把五人往大殿里让,
可身后忽然闪出几名小太监来,把手一伸。
唐洋笑道:「是了是了!差点忘记,进殿参见,是不能携带兵器的!我还是
老实点,先把兵器缴了吧!」说着,便将自己的佩剑摘了下来,交到几名太监的
手中。余的人一看,也只好老老实实地将各自的兵器上缴。
进了中和殿,唐洋却没有落座,绕着大殿来来回回地走了几圈,对闻苍松道:
「闻旗使,这大明皇宫的建造,你也出了不少力啊!这雕龙画凤的,只怕普天之
下再也寻不出第二个人能有这般手笔了!」
闻苍松谦逊地笑道:「若不是你唐老弟疏浚运河,颜旗使开山为石,辛旗使
烧制砖土,只凭我一人,是万万建不起这大明朝宫殿来的。」
朱棣在旁听了道:「汉之长乐未央,唐之大明宫,也未必能有眼前这般盛况,
小侄在此还得多谢几位叔叔出力营建皇宫!」
辛然哈哈一笑道:「这宫殿只怕够你朱家子孙稳坐万年基业了啊,记起
来了,朱老弟最喜欢他的大儿子朱标,你四侄儿已被封为燕王,再过几年,待你
成人,便要迁去北平就藩,只怕是这金陵的大好皇宫里住不了多久了!」
朱棣闻言,面色又变了变,就像被人拿刀在心窝子里捅了一下似的,不过很
快又恢复自若神态,躬身道:「叔叔们说得是,我现在终归是皇家的人,不比你
们这些江湖豪杰,可终日逍遥,浪迹天涯,快意恩仇。我这一生,像是早就规定
了一般,怎的都脱不出这皇家二字的牢笼了!」
颜垣道:「四侄儿,他年咱们兄弟若是浪迹至北平,定会前去拜会,那时候
可不能装作不认识啊!」
朱棣道:「岂敢?岂敢?」
闻苍松忽然问:「咦?陛下请咱们兄弟进宫吃酒,为何不见他人?」
朱棣道:「父皇偶染风寒,只怕是午憩刚刚起来,几位叔叔不必拘礼,快请
落座,侄儿代父皇在此陪着诸位尽兴便是!」
众人分宾主落座,早有宫女端来瓜果点心和美酒。颜垣道:「四侄儿,不瞒
你说,今日我等虽是奉诏前来,却也有一桩要事想与陛下和大侄儿商议。我等本
是江湖众人,不谙朝堂政务,朱老啊,不,陛下屡次加封我们官职,令我受
之有愧。加上本教张教主曾有令在先,明教中人毕生所愿乃是驱逐蒙古,断不能
流连荣华富贵,而今天下已定,正是咱们兄弟几人抽身而退之际,还望陛下成全!」
辛然道:「颜旗使,你与四侄儿说那么多做什么?朝中的事他可做不了主,
还得禀明他父皇和大哥才是的!」
朱棣道:「辛叔叔说得倒是在理!只怕咳咳,这事你得到地府你和你们
的明尊说了!」话音刚落地,忽然从大殿两侧冲进一队人马来,个个顶盔戴甲,
手执利器,转眼工夫,就将五位旗使团团包围起来。
闻苍松抬眼一看,只见这些人马个个盔甲甚是华丽,不由地惊道:「是亲军
都卫府的人!四侄子,你究竟想做什么?」一边说,一边下意识地将手往自己腰
间一摸,这才想起,自己的兵器早已在进殿之前,已让那些太监们收缴了。
朱棣往后退出几步,冷冷地说道:「奉大明洪武皇帝之命,诛杀明教逆徒!」
「这」朱棣的这一出戏,让众人面面相觑,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是好,
俱是你瞧瞧我,我瞧瞧你,没能反应过来。
朱棣将手一挥,忽听夺的一声,一支
第(5/8)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