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崇祯十七年】 第十二章 秦良玉 第十三章 广渠门(断更)

第(4/26)节
泪挥手,为秦良玉宣慰使和八千白杆兵子弟送行。

    秦良玉坐在一匹神骏的白色战马上,她的身影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英武。

    她的头发梳成了一条长长的马尾辫,随风飘扬,彰显着她不羁的个性。她身

    穿白色的棉甲,既轻便又坚固,红色的包脚裤鲜艳夺目,脚上穿着灰色的短革靴,

    显得干练而矫健。

    她双手抱拳,向送别的乡亲们和各地官员们行礼,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她的

    尊重和感激。她的脸上洋溢着一股气冲云霄的豪情,眼神中闪烁着精忠报国的坚

    定光芒。

    「皇上万岁,大明永存。」秦良玉的声音坚定而有力,她反复地向人们说出

    这句话,既是对大明王朝的忠诚宣誓,也是对所有送别人群的庄严承诺。她的话

    语如同战鼓,激励着士兵们的心,也温暖着百姓们的心。

    随着秦良玉的战马缓缓前行,八千白杆兵子弟紧随其后,他们的步伐整齐而

    有力,战马的蹄声在大地上回响,如同一曲雄壮的进行曲。百姓们的欢呼声、祝

    福声伴随着他们,成为他们前进的动力。

    秦良玉和她的白杆兵,带着四川人民的期望和祝福,踏上了勤王的征途。

    得到战马增援的八千白杆兵子弟,在秦良玉宣慰使的率领下,他们的行军速

    度大幅提升。这支部队仿佛化作了一支锋利的兵峰矛头,从四川石柱地界延伸而

    出,直指北京的方向。他们的步伐坚定,战马嘶鸣,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如同

    一曲勇往直前的战歌。

    秦良玉身披战袍,腰悬宝剑,端坐在战马上,她的目光始终坚定地望向远方。

    她知道,每一次挥鞭,都是向着保卫国家、守护皇上的目标更进一步。在她

    的带领下,白杆兵的士兵们也怀着同样的信念,他们的心中只有一个简单而崇高

    的想法——保卫皇上,保卫大明。

    士兵们的脸庞被风尘刻画,但每一张脸上都写满了坚毅和决心。他们知道,

    自己不仅是在为个人的荣耀而战,更是在为整个大明的安宁与繁荣而战。这种理

    想,如同烙印一般,深深地刻在了每一个人的心里。

    随着部队的行进,沿途的山川河流都见证了他们的忠诚与勇敢。无论是崎岖

    的山路还是宽阔的平原,白杆兵都以同样的速度和决心前进。他们的马蹄踏过的

    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对大明的忠诚和对胜利的渴望。

    夜幕降临,部队在星光下安营扎寨。士兵们围坐在篝火旁,分享着简单的食

    物,谈论着对未来的希望和对家的思念。秦良玉在帐篷中筹划着接下来的行军路

    线和战略,她知道,每一刻的休息都是为了养精蓄锐,为了接下来的战斗。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帐篷,秦良玉和她的士兵们再次踏上征途。他们的

    精神抖擞,士气高昂,心中的信念如同晨曦一般照亮了前进的道路。他们不仅是

    一支军队,更是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为了大明的存亡,勇往直前。

    田野间,一片金黄的麦浪翻滚,秦良玉宣慰使率领着白杆骑兵经过这片景象。

    她深知百姓耕种的艰辛,便下令将部队分为八队,每队一千兵马,严格规定

    只能沿着田间泥泞的小道行进,不得践踏麦田一步。

    秦良玉立于田间地头的交叉路口,她的白色战马仿佛与她心意相通,静静地

    站立,等待着她的指令。她的长发如墨,随着微风轻轻飘扬,她的眼神坚定,凝

    视着远方。在她指挥下,白杆骑兵营井然有序地继续前进,马蹄踏在泥泞的道路

    上,发出沉闷而有力的声音。

    秦良玉身下的白色战马,感受到了周围万马奔腾的气息,不禁热血沸腾,马

    蹄轻踏,跃跃欲试。然而,秦良玉紧拉缰绳,用大腿夹紧马腹,让战马镇定下来,

    展现出她与战马之间无声的默契。

    白杆兵营的八千子弟,身着白色的棉甲,手持白杆枪,英姿飒爽。这些武器

    和战马,很多都是秦良玉不惜变卖家产筹资购买的。她深知国家的财政困难,每

    年为了抵御外敌和内乱,朝廷都要耗费巨资。秦良玉的心中充满了对大明的忧虑

    和对百姓的同情,她的每一个决定,每一次行动,都是为了减轻大明的负担。

    五十五岁的秦良玉,依然保持着一颗精忠报国的热血之心。在战场上,她挥

    舞着白杆枪,挑飞敌兵,展现出非凡的武艺。当她骑着白色战马,身陷敌军包围,

    却能回马一枪,横扫千军,那正是秦良玉最英勇、最美丽的时刻。

    她的身影,如同一
第(4/26)节
推荐书籍:剑公子铁扇娇娘红孩儿此心为盼美妇厨房爸爸说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穿越到修仙世界,双子萝莉花的侍奉调教体验邻居诱惑春满惠玲母子间绿冠苍穹(重口慎入)重生赵康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