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 第十二章 秦良玉 第十三章 广渠门(断更)
第(17/26)节
他认为,胜利已经
在望,是时候出手给予明军致命一击了。
莽古尔泰举起手中的令旗,下达了命令。女真骑兵们开始快速热身,他们挥
动着手中的兵器,战马在原地踏步,发出嘶鸣,士兵们的士气被激发到了顶点。
他们知道,即将发起的冲锋将决定这场战斗的最终结果。
随着莽古尔泰的一声令下,三万女真骑兵开始缓缓移动,然后逐渐加速,如
同一股黑色的洪流,准备向袁崇焕部冲杀而去。马蹄声震天动地,如同雷鸣般在
大地上回响,女真骑兵的呐喊声汇聚成一片,震撼着每一个明军士兵的心灵。
莽古尔泰的心中充满了雄心壮志,他知道,只要能够歼灭袁崇焕部,就能够
一举攻破广渠门,抢先进入北京城。这不仅是一场战斗的胜利,更是一种政治上
的成功。如果能在这场战斗中立下赫赫战功,那么在日后与皇太极夺权的过程中,
他将拥有更多的资本和话语权。
女真骑兵的冲锋如同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直指袁崇焕部的心脏。整个战场
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每一个士兵的生死,每一场战斗的胜负,都牵动着双方统
帅的心。
袁崇焕部。
袁崇焕骑在黑龙之上,他的心随着战场的混乱而愈发沉重。王承胤部的溃败
如同一股逆流,冲入他的中军,使得原本严整的阵型瞬间变得混乱不堪。士兵们
的惊慌失措,战马的嘶鸣,兵器的碰撞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混乱的战场
画面。
袁崇焕的目光穿透混乱,他看到阿巴泰部、阿济格部、多尔衮部、豪格四部
的女真骑兵已经追杀到王承胤部的尾部,他们的速度快如闪电,攻势猛烈。袁崇
焕知道,此刻除了死拼,已无退路。他清楚,若要撤退进广渠门,不仅崇祯帝不
会允许,而且在混乱中,女真军很可能趁机攻入城内。
在这一刻,袁崇焕做出了决断,他决定亲自率领广西狼兵营与辽东骑兵共三
千骑兵,加上城里出来支援的三千步军,一共六千人马,去攻击女真军并保护王
承胤部的尾部。这是一次以少抗多的战斗,是一场勇气与智慧的较量。
袁崇焕的命令迅速传达下去,广西狼兵营和辽东骑兵迅速集结,他们的眼神
中透露出坚定和勇猛。城里支援的三千步军也迅速加入战斗序列,他们手持长枪
和盾牌,准备迎接冲锋的女真骑兵。
袁崇焕亲率这支六千人的军队,他们虽然在数量上处于劣势,但他们的士气
高昂,决心坚定。袁崇焕知道,这是一场关乎生死、关乎荣誉的战斗,他们必须
硬抗阿巴泰部、阿济格部、多尔衮部、豪格四部女真骑兵的冲击。
在袁崇焕的带领下,明军将士们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决心。他们排成
紧密的阵型,准备迎接女真骑兵的冲击。
王承胤部在袁崇焕的及时支援下,终于得到了喘息之机。在袁崇焕的广西狼
兵营和辽东骑兵的掩护下,王承胤的士兵们逐渐从惊慌失措中恢复过来,尽管他
们已经失去了三分之一的兵力,但剩下的士兵在王承胤的指挥下,开始重新组织
起来,准备与袁崇焕部并肩作战。
王承胤的心神在这一刻稍微镇定下来,他清楚,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在这场
战斗中争取到一线生机。他指挥着剩下的两千余兵马,开始有序地调动,填补袁
崇焕部队的侧翼,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防线。士兵们虽然脸上还带着恐惧,但
动作却逐渐坚定起来,他们知道,只有背水一战,才能有生存的可能。
在土坡上,莽古尔泰的目光如同鹰隼一般,将战场上的一切都收入眼底。他
看到袁崇焕军与王承胤部的重新整合,看到明军在逆境中的顽强抵抗。然而,莽
古尔泰并未急于行动,他继续等待着,他的心中有着自己的计划和盘算。
莽古尔泰知道,战斗的初期是最混乱、消耗最大的时刻,他要让阿巴泰部、
阿济格部、多尔衮部、豪格四部与袁崇焕军继续混战,让双方的力量在激战中相
互消耗。他等待着最佳的时机,等待着双方精疲力尽,战意衰退的那一刻。
这位女真将领的心中有着更大的野心,他想要在这场战斗中一举奠定自己的
声望和地位。他相信,只要能够消灭袁崇焕部,自己不仅能够在女真族中获得更
高的话语权,更能够在与皇太极的权力斗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莽古尔泰的三万女真大军如同潜伏的猛兽,静静地等待着出击的命令。士兵
第(17/26)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