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第十章 以计对计
第(6/12)节
可以动摇明朝的根
本,震慑他们的效果远比攻打通州来得大。」代善的声音中透露出对皇太极决策
的认同和支持。
莽古尔泰也立刻表示赞同,「好,好,这个办法也不错,那我们立即出兵,
要赶在袁崇焕前面。」
皇太极的脸上露出了坚定的神色,「时间就是一切,立刻出发,绕道西北走
顺义方向,再南下攻打北京,到北京再与袁崇焕决一死战。」他的声音在帐篷内
回荡,如同战场上的号角,激励着每一位将领。
「吾皇万岁,吾皇万岁,吾皇万岁。」众将们齐声道,他们的声音中充满了
对皇太极的忠诚和对胜利的渴望。
帐篷内的气氛瞬间被点燃,每一位将领的眼中都闪烁着斗志和决心。他们知
道,即将踏上的是一条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道路,而他们将跟随皇太极,为了女真
的荣耀和胜利,勇往直前。
皇太极大手一挥,下达了出发的命令。帐篷外,士兵们迅速行动起来,整理
装备,准备行军。战马嘶鸣,战旗飘扬,整个营地充满了紧张而有序的气氛。在
皇太极的带领下,女真军即将踏上一条新的征途,目标北京。
十一月十五日,天刚蒙蒙亮,皇太极的命令已经在女真军中迅速传达。三千
精挑细选的女真兵,作为先锋部队,踏着晨露,前往通州。他们肩负着重要的任
务——观察渡口的情况,牵制通州的明军,为皇太极的大军争取时间和空间。
皇太极本人则率领大军从三河县出发,旌旗蔽日,战马嘶鸣,女真兵们的眼
神中闪烁着坚定和勇猛。他们知道,即将面临的是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战斗。
先锋部队在通州附近捕获了一名汉人,这名汉人衣衫褴褛,面色苍白,显然
在战乱中吃了不少苦头。女真士兵将他带到皇太极面前,皇太极用锐利的目光审
视着他,询问有关明朝军队的消息。
这名汉人虽然惊恐,但在皇太极的威严面前,他还是结结巴巴地报告了大同、
宣府两个边镇总兵的军队都驻扎在顺义县城的消息。皇太极听后,眼中闪过一丝
精光,立即派遣阿巴泰和岳托,率领二旗女真军和蒙古仆从军前往攻击该地区,
兵力达到六万五千兵力。
在顺义,明朝的满桂和侯世禄率领的军队已经做好了迎战的准备。满桂身披
重甲,手持偃月刀,他的眼神坚毅,面对着汹涌而来的女真军,他毫不畏惧,大
声呼喊着鼓舞士兵的士气。侯世禄同样勇猛,他挥舞着战刀,身先士卒,冲杀在
最前线。
战斗打响了,满桂和侯世禄率领的明军与女真军展开了激烈的交锋。战场上,
刀光剑影,血肉横飞,双方士兵都在为生存而战,为荣耀而战。满桂和侯世禄身
先士卒,他们的身影在战场上显得格外醒目,他们的勇猛激励着每一位士兵。
在女真军的猛烈攻势下,满桂和侯世禄所率领的明军虽然英勇无畏,但兵力
上的悬殊使得战局逐渐向不利的方向发展。女真士兵如同一波又一波的海浪,不
断冲击着明军的防线,每一次撞击都让明军的阵脚更为松动。
战场上,满桂挥舞着手中的偃月刀,每一次挥动都带着破空之声,斩落敌军
的兵器和盾牌。他的战马在战场上穿梭,马蹄下尘土飞扬,但他的眼神坚定,不
断鼓舞着周围的士兵。侯世禄则如同一尊铁塔,立于战场之中,左臂的伤痛似乎
并未影响到他的战斗力,每一次挥刀都充满了力量。
然而,随着战斗的持续,明军的伤亡逐渐增加,女真军的包围圈也在逐渐缩
小。满桂和侯世禄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决断。他们知道,若再不撤退,
恐怕整支军队都将被围歼于此。
”撤退!”满桂高声下令,声音中带着一丝不甘和悲壮。侯世禄也高举战刀,
响应着满桂的命令,”兄弟们,随我撤!”
明军士兵们在将领的指挥下开始有序后撤,尽管心中充满了不舍和愤怒,但
他们知道,只有活着离开,才能有朝一日再回来复仇。满桂和侯世禄断后,确保
士兵们能够安全撤离。他们的战马在战场上来回奔驰,为撤退的士兵争取宝贵的
时间。
女真军见明军撤退,立即发起了更为猛烈的追击。但满桂和侯世禄并未放弃
抵抗,他们在撤退的同时,不断组织反击,用箭雨和火炮阻挡追兵的步伐。明军
虽然撤退,但并未溃散,他们在将领的带领下,逐渐撤出了顺义,留下了一片狼
第(6/12)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