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女帝身边的假太监(河图版)】(151-160)
第(13/14)节
次跪地,言辞恳切,额头因激动而泛起潮红,眼神中透露出坚决与急切。
太皇太后看向女帝,意味深长的说道。「皇上,那陆云不过是一个太监,胆敢犯下如此重罪,若不严惩,恐怕难以服眾。皇家威严不容侵犯,这等秽乱宫闈、疑似叛国之事,绝不能姑息。」
女帝心中一沈,她明白太皇太后此言的分量,咬了咬嘴唇,沈思片刻说道:「太皇太后,逢集所言皆是流言蜚语,又无確凿证据,如何能定罪!」
「没有確凿证据又如何?」
太皇太后瞥了一眼女帝,冷声说道:「身为一个太监,却闹得满城风雨,这便是死罪!」
太皇太后眼神犀利,语气中带著不容置疑的威严,她微微挺直了身子,那华服上的珠翠隨著她的动作轻轻晃动,更增添了几分庄重与压迫感。
「太皇太后,怎可如此?」
女帝眉头紧皱,眼中闪过一丝倔强,她反驳道:「前些日子,陆云帮大夏贏回雁门关,此等功臣岂能因流言而治罪!」
「纵然是有功又如何?勾勒敌国哪怕是他有天大的功劳也是死罪。」
太皇太后言辞犀利道。
「请陛下除奸邪!还我大夏一片清明乾坤!」
跪下朝臣再次跪伏高呼道。
女帝面色铁青,怒视著群臣,喝道:「你们这是要逼朕吗?朕才是这大夏的皇帝,朕自会妥善处理此事!」
然而,朝臣们似乎並未被女帝的怒喝所震慑。
逢集抬起头,目光坚定地说道:「陛下,臣等並非逼宫,而是为了大夏的江山社稷著想。如今陛下为了一个太监,置国家大义於不顾,臣等实在痛心。若陛下不能明断是非,臣等恳请太皇太后重新摄政,以保大夏江山安稳!」
此语一出,全场哗然。女帝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著逢集,「你……你竟敢说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言!」
太皇太后嘴角微微一勾,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
她並未立刻表態,只是静静的看著逢集。
其他朝臣见状,纷纷附和逢集。
「恳请太皇太后重新摄政!」的呼声此起彼伏,响彻整个宫廷。
女帝气得浑身发抖,她手指著群臣,「你们……你们这群乱臣贼子!朕自登基以来,兢兢业业,一心为了大夏。如今就因为一个尚未定论的事情,你们就要逼朕退位,让太皇太后摄政,你们的忠心何在?」
这时,兵部尚書萧也站了出来,「陛下,臣等对陛下忠心耿耿,绝无背叛之意。只是如今局势危急,陆云之事已引起民愤,若不妥善处理,恐引发內乱。太皇太后睿智英明,曾多次带领大夏度过难关,臣等相信,在太皇太后的摄政下,定能平息此事,还大夏一个太平。」
女帝冷笑一声,「好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你们不过是想趁机夺权罢了。朕告诉你们,只要朕还在位一天,就绝不会让你们得逞!」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之时,太皇太后终於开口了,轻轻嘆了口气,说道:「陛下,眾爱卿也是一片忠心,为了大夏的江山社稷著想。如今事態发展至此,哀家也深感痛心。陛下若能即刻处置陆云,以安群臣之心,或许此事还有转机。否则……」
太皇太后没有继续说下去,但言外之意已经很明显了。
女帝咬著牙,坚决地说道:「朕绝不会冤枉一个忠臣!陆云之事,朕定会查个水落石出。若有人再敢提及让太皇太后摄政之事,別怪朕不顾君臣之情!」
然而,朝臣们並没有就此罢休。
他们相互对视一眼,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隨后,逢集再次带头说道:「陛下既然如此执迷不悟,那臣等也只能冒犯了。为了大夏的江山社稷,为了天下百姓,臣等今日就算是冒死,也要恳请太皇太后重新摄政!」
说著,他站起身来,朝著太皇太后的方向跪下。
其他朝臣也纷纷效仿,一时间,宫廷中大部分臣子都跪在了太皇太后面前,齐声高呼:「恳请太皇太后重新摄政!」
女帝看著眼前的这一幕,心中充满了绝望和愤怒。
她知道,自己此刻已经陷入了极度危险的境地。
如果太皇太后顺势答应摄政,那么她將失去皇位,成为一个被架空的傀儡。
她紧紧地握著拳头,指甲深深地陷入了掌心,但她却感觉不到一丝疼痛。
太皇太后看著跪在面前的群臣,脸上露出了为难的神色。
沈默了片刻,然后缓缓说道:「眾爱卿的心意,哀家明白了。但是,陛下毕竟是一国之君,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太皇太后的话虽然没有明確答应摄政,但也没有拒绝,这让朝臣们看到了希望,他们更加坚定地跪在地上,不肯起身。
宫廷中的气氛变得异常紧张,仿佛一场暴风雨即將来临。
女帝面色愤怒到了极点,死死地盯著跪下的群臣,银牙紧紧咬著嘴唇,那眼神中仿佛要喷出火来
第(13/14)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