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欲缠绵】(300-315)
第(16/22)节
岭南县砖厂进不进行改革,
作为县委书记的夏雨骏真还有点吃不准。
他的策略是,走一步看一步,不积极,不主动,因为砖厂现在是赢利的,每年给县财政上缴税收上百万元,可别小看这上百万,这对于岭南县这个主要靠上级拨款救济的贫困县来说,不是个小的数目了。
夏雨骏在这次的工业改革计划中是没有确定砖厂和酒厂的,虽然从政府角度,
夏雨骏不希望砖厂改制,
但却有不少人在打砖厂的主意,
不断有人打着参与国有企业改制,盘活国有资产的旗号,主动找夏雨骏,劝他把砖厂卖了,但都被夏雨骏给回绝了。
贾化群也是没有主张过对砖厂的改革,
他也嫌麻烦的很,坐那看了一会方案,
他的同学张宝涵来到了贾化群的办公室。
第三百一十二章发财(1)
张宝涵看贾化群有点不高兴的样子,
也不敢再卖关子了,
就说:“听传言,你和夏书记最近一段时间闹得很僵,有人说这样对你很危险的,夏雨骏不是个省油的灯,你还是多注意点好啊,混到这一步不容易。”贾化群没有感觉到一点意外,
他也知道这小县城里就这个样子,
但要是说道自己斗不过夏雨骏,
也是未必,单看表面那是不错,
夏雨骏是书记,
而且过去的很多事情也是表明了他的非常人所及的能力。
但所有人不知道,
自己敢于如此,也必须如此的真真原因,
那就是夏雨骏是乔书记必欲除掉的对手,
自己在权衡后,
也只有这条路可走,这就好比是押宝,
自己现在押上了乔书记,
就只能盼望和协助他获得胜利了。
贾化群长长的吐了一口气说:“是啊,我和夏书记是有点分歧,但还没到生死对手那一步,就是工作的看法不同罢了。”他说的很轻描淡写,也说的很自然,
就算是老同学,他也不可能说的太深。
张宝涵还是不无担忧的说:“老同学啊,这事情现在岭南县已经传的沸沸扬扬了,我感觉你还是不能过于大意,处理不好这个关系,对你有百害而无一利。”贾化群点点头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啊,有的事情身不由己,走一步看一步吧。”张宝涵也就颔首说:“官场很多事情确实是无奈的很。”接着他话锋一转,
就挖苦起贾化群来了:“我说你这个人,真是傻瓜一个,你看看和你一样当县长的,现如今哪个不肥的流油,人家的国有企业比你多,比你效益好,都照样挂牌出让,就你这么个穷县,还守个小砖厂不放,你怎么就不为自己将来想想,这一届下了,你到人大、政协还有机会了吗?老同学,不是我不提醒你,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贾化群在官场上摸爬滚打这么多年,
对张宝涵这番话,很是深有感触,
是啊,自己一旦离开了这个位子,
恐怕这辈子就再也不会有什么实权了,
想办事,就得看人家脸色喽。
贾化群的这个心呦,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作为商人,张宝涵很会察言观色,
他说完那些激将的话,
再一细观察贾化群,发现他有点动心思了。
经常和官员打交道的张宝涵,
深知这个时候,是摊派的好机会,
于是他就进一步说:“你要是把砖厂卖给我,就凭咱俩这关系,我给你20%干股,怎么样,不要你投一分钱!”贾化群听了这话,愣了一下,
他并没有直接回应张宝涵,
而是含糊的说:“这事情啊,我还没想好呢,很多事情要考虑。”
第三百一十二章发财(2)
其实,贾化群这个人也很爱财,
在岭南县他没少利用机会,往自己腰包划拉钱,唯一的遗憾就是他过去没当老大,
就算捞一点,
也都是鸡零狗碎的,大头捞不上。
同时,他这人除了爱财之外,
他还很爱面子,在乎名声,他怕自己这么一搞,背上一个“损公肥私”的骂名,要知道,
在岭南县,砖厂酒厂可是全县的焦点,
对它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引起强烈反应。
所以对于卖砖厂之事,贾化群不得不慎重考虑。
张宝涵也不敢过于紧逼,
这样的事情他知道贾化群未必敢做决定,
贾化群的优柔寡断,瞻前顾后的性格,
张宝涵是很了解的,
所以就再和贾化群谈了谈其他的一下闲言碎语,也就客客气气的告辞离开了。
贾化群一个人在
第(16/22)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