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野闲游】11-12
第(7/11)节
往,文会结社之事亦是频繁。
「这个诗社当中共有十五人,全都是这京畿南道的本地生员,十五人当中,
有一家搬去了京城,卢金吾已指派羽林卫去查了,一家前年失火而殁,剩下十二
人已经遇害。」杨腾给陈哲进一步解释道。
陈哲忽然警觉:「所以,本地还有一人活着?」
陈咨和杨腾一齐肃容道:「广平府照磨何文虎。」
「既然知道人,那找来一问不就好了,他可在这府衙之中?」
杨腾却苦笑道:「陈都尉有所不知,这何文虎十日之前就告假了,至今未归。」
陈哲一愣,旋即反应过来:「那他家里的文书字纸呢?」
「卢金吾已经带人去他家了。」
陈咨安慰道:「希望还赶得上吧。」
何文虎家中原本同那被灭门的十二家一样,也是这广吉县中的殷实大户,只
是四年前他刚中举不久,家中二老就因疫病而亡,兄弟几人分了家产各自立户,
因而如今他家只是个寻常门户,家中除了何文虎夫妻二人和一个独子,便只有四
个仆役。
何文虎告假的前一天,正是隔壁广佑县第十二起命案案发之日,显然何文虎
应该是意识到了大难临头,所以独自出门避祸去了。
或许是因为何文虎的离开,又或许是因为陈氏兄弟的抵达,何文虎家中至今
安然无恙,各种书籍账册信件字纸却全都不见踪影。
「烧了?」卢帆把何家人全都带回府衙保护了起来,陈哲陈咨也是第一时间
叫来何文虎的妻子,和杨腾一道,在府衙后堂询问起来,不料问及家中文书字纸
的去向,这个妇人给出了一个让众人大为惊讶的答案。
「是也,老爷,那日当家的说有紧要之事要出趟远门,出门之前,他叫我带
着下人把家里所有的字纸都收集了起来,堆在门口一把火全烧了,说是他若不在
家,留着这些东西家里可能会有祸事。」
看来这个何文虎是个真正知晓内情之人。
只是现在,人也不见了,书籍字纸也全烧了,这线索似乎又断掉了。
不料,却见那趴在堂下的妇人怯生生抬起头,小声问道:「敢问,堂上的三
位老爷官职姓名?民妇还有事情禀报,不过只能在钦差御史陈老爷面前禀报。」
兄弟二人对视一眼,陈咨干脆道:「本官便是钦差御史陈咨,你可要验过我
的官凭?」
那妇人显然并不愚鲁,跪在堂下讪讪笑着,却并不再答话……看样子是真想
验证陈咨的官凭。
陈咨倒也好说话,掏出自己的官凭与钦差金牌,让衙役递下去:「你可识字?」
那妇人答道:「大人恕罪,民妇小时家里也请过两年西席。」说着,从衙役
手里验看了陈咨的官凭文书,随机,她便从怀中掏出一个包裹来:「御史老爷,
这是愚夫出门前留下的东西,他说了若是钦差使人找上门来,便当面交予钦差御
史老爷。」
陈咨陈哲杨腾三人俱是豁然一惊,连忙让衙役把那布包呈上来,打开一看,
却是一本诗集。
打发走那妇人,三人连同卢帆一起,就在这府衙后堂内翻看研究起这本诗集
来。
这本诗集正是灭门案那诗社所辑录刊印的社中文集,四人翻来倒去看了半天,
却也完全没有看出其中有何奥妙。
虽不是正经诗集,但也厚厚一本,收录了这诗社在那一年间七次文会当中成
员所做全部二百三十首诗。
整本诗集内容可以说平平无奇,十几个酸秀才不过是附庸风雅,所做诗句在
陈哲陈咨两人看来简直粗陋可笑,二百三十首诗无论是从内容隐喻、藏头去皮、
还是暗码检字都读不出什么特异之处。
因为内容太多,陈哲索性叫来了白瑛罗瑜张琼三人,让这三个通晓诗文的花
魁也加入进来,集思广益。
然而三个聪明伶俐的小花魁同样也是束手无策。
最后还是陈哲自己发现了一点可疑之处:「大哥,这诗社里面,目前还未确
认死去的,好像就这两人了吧?」陈哲手指着诗集开篇罗列诗社成员姓名的部分
问道。
「没错。」陈咨伸过脖子看了眼,见陈哲对他暗暗使了个眼色,心中会意弟
弟是有所发现,于是便随口感叹道:「可惜了,这纸上虽只是十二个姓名,背后
却是三百多条性命啊。」
「唉……」
陈哲也叹息一声,把那诗集抛给杨腾:「杨推府,今日时辰也不早了,不如
第(7/11)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