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龙女斗记】(35-37)
第(10/11)节
遇春和徐达二人能够身体康健,只要有此二人,朱元璋便不至于太过放肆。转念却又想到,以自己一教之主,尚且被朱元璋暗算,徐常二位却是朱元璋的部下,若他要除了这二人,想来也不过举手之劳。不觉替徐达和常遇春二人深感忧虑。
一夜无事。第二天,朱元璋坐船之上升起红旗,全部水师,分作二十队,扬帆向陈友谅舰队驶去,决战开始了。
张无忌来到甲板上,只见数百名士卒均手执各式各样的火器,站在船边,人人脸色肃然,准备激战,竟无一人稍现惧色。此时陈友谅亦麾舟迎面驶来,巨舟相联,行驶虽然缓慢,却有排山倒海之势。明军战舰十分矮小,但行动却甚是迅速。眼看双方便将进入射程,对面那艘迅速靠近的战舰上面已密密麻麻站满了手执弓箭标枪的士兵,只待一声令下,便要开战。
突然呐喊暴起,众士卒依计而行,数百枚火器向靠近的敌舰齐发。一阵震耳欲聋的响声过后。那敌舰已燃起火。此时士卒已扔下火器,操起弓箭与敌舰士兵对射起来。张无忌挥弓挡开如飞蝗般射来的长箭,只待船只靠拢,便即跃上厮杀。双方全面开战,宁静的湖面上,顿时硝烟弥漫。火攻之计甚是大妙,霎时之间,陈友谅便有几十艘战舰起火。
不料已有敌人从高处跳入坐船。当即短兵相接,刀光飞舞,直杀得昏天黑地,血染湖水。一番厮杀之后,张无忌等人背贴着背,一跃而上敌舰。张无忌见脚边有根燃烧的木棍,乘机捡将起来,一边砍杀,一边大纵其火。常遇春恐众人有失,早紧随而来。大家合在一处,往来冲杀,竟无人能挡。众人从这船跃到那船,竟点燃了数十面船帆。顿时浓烟滚滚,火焰冲天。
另一边,徐达始一交战,便身先士卒,夺得一艘巨舰。俞通海等四处放火,焚毁敌舟二十多艘,连徐达所夺得之巨舰亦被殃及。徐达只得一面忙命士卒灭火,一面奋力再战。眼见徐达前后左右的敌舰尽皆着火燃烧,朱元璋唯恐徐达有失,忙遣舟往援。徐达得了援舟,越发奋勇,竟鼓帆直冲杀入陈友谅舰队深处。
这一战从早上杀到日暮,陈友谅虽然失败,但朱元璋亦损失惨重,当下鸣金收兵。朱元璋听从刘基妙计,命常遇春选得敢死士数十人,入夜,众敢死士看准风向,分驾装载易燃物品轻舟七艘,闯敌阵,纵火焚烧。霎时间,风烈火炽,烟焰弥天,湖面之上火光冲天。直将鄱阳湖水映照得血红一片。陈友谅军因激战一日,早已疲惫不堪,又因舰队互相联结在一起,逃跑甚是艰难,将士被烧死和落水溺死者不计其数。陈友谅无可奈何,只得麾军后退十数里,将一应起火舰只抛弃不理,才得以抛锚休整。数日之后,陈友谅稍事休整,复联舟迎战,旌旗帆穑,遥望如林。
朱元璋用刘基之计,待湖面忽起狂风,从震坎方位起势,呼啸着直扑西南方位。陈友谅正率卒巡视,忽见江中遥遥驶来七只小舟,满载士卒,乘着风势,须臾便近。陈友谅知明军来犯,急令弓箭手猛射。此时湖上骇浪涛天,浓雾弥漫,隐约只见明军士卒兀自稳立船头,箭簇射去,竟无一人摔倒。小舟愈来愈近,遂改用槊遥刺,数千只槊飞掷过去,明军依旧直立不倒。待到近前,却见这些士卒全部是戴盔环甲之草人。陈友谅怀疑万分。便在此时,舟中所藏明军死士,各将硫磺火药等物纷纷抛至陈友谅的巨舰。霎时间烈焰腾空,风急火烈,四面燃烧。常遇春和张无忌等人复又杀到,陈友谅叫苦不迭。知不能敌,陈友谅便欲向西逃遁,怎奈大船连锁,转掉不灵。待砍断铁索各自逃命之时,焚死溺死被杀士卒,已不计其数。除友谅军惊恐逃遁之中,又有几艘战舰互撞而沉。此一役,明军大获全胜。陈友谅逃出一程之后,回首望着兀自燃烧得火红连天的战舰,恨得咬牙切齿,但大势已去,只能退守鞋山。。
朱元璋追至罂子口,因水面甚狭,亦不敢轻进,遂泊舟口处。如此相持数日,陈友谅竟不敢出战。朱元璋左右无事,便修书一封,尽情奚落陈友谅。
陈友谅读得愈忿,遂率军来战。奈何朱元璋放归俘虏,陈军早失斗志,而明军士卒,均知陈友谅残杀俘虏,是以人人宁死也不愿降,个个奋勇冲杀。陈友谅连败数阵,知大势已去,遂冒死突围,明军迎头痛击。陈友谅逃命要紧,竟连家眷都无暇顾及,只带骁将张定边易船潜渡湖口。张无忌等人早已瞧在眼中,遂亦乘舟追去。陈友谅堪堪将近湖口,忽见前边清一色的明军水师早已严阵以待。部下惊告陈友谅,陈友谅从窗中探头察看,不由得心胆俱裂,张口结舌,竟说不出话来。张无忌瞧得清楚,当即弯弓搭箭。“飕”地一箭射出,长箭正中陈友谅右目,其势甚急贯睛及颅,陈友谅立即毙命。张无忌一声长叹,将硬弓扔在湖水之中,道:“七叔,孩儿今日替你报得大仇,愿你在天之灵安息吧!”此时张定边依然冒死冲杀。张无忌心灰意懒,便即回舟,寻到常遇春。
陈友谅战死,其残部不久便被消灭。战事已息,休整数日,朱元璋即率大军回应天。张无忌等人亦潜入应天明查暗访多日,竟毫无结果。这时史红石接到丐帮密报,说玄冥二老出现在紫
第(10/11)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