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这地方】 23-35
第(6/17)节
也不愿算计宁敏幽。慕华淑看着青黛远去的背影陷入沉思。
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宁敏幽猜到自己对皇上生了情意,近日里,宁敏幽总是借口为即将出生的皇嗣祈福,要她陪着抄佛经,其中又以妙色王求法偈居多。若真是为了祈福,怎么会抄这本佛经,慕华淑心中明白宁敏幽的用意。只是,她怕是会辜负了。她无法控制自己不去想,不去看。守着重华宫等待皇帝临幸的夜里,想的是皇上伏在她身上挺动,随着他鬓角滴落在她胸口上的汗珠,烫得她发颤。
自那场梦起,她总害怕自己被妒忌蒙蔽做出一些伤天害理的事,她遏制不了对皇帝的爱意,于是选择了远离。世上的感情淡着淡着便没了,无论曾经多深厚的情谊,长时间不来往,日子久了,结识了新人,便也就淡了。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恩宠是这样,后宫中的友情也一样。
但宁敏幽偏偏时不时地出现一下,送来的奇珍异宝、描的花样子、名家书贴等,总有法子推脱,送几本棋谱孤本……她是真忍不住啊!也不知道那妮子哪里来的这么多孤本,送了这么久还能拿出新的来!
一来二去,狠不下心,情谊不仅是断不了,甚至,慕华淑更感念宁敏幽这段日子里的好。
慕华淑心中又酸又无奈,索性在绑着厚垫子的石凳上坐下,不再去想。盯了一会儿,听见声响的石洞里倒是没人出来,亭台里几位嚼舌根的妃嫔倒是出来了。
慕华淑有心想避开,但是被服侍的婢女看见了。只见那名婢女对妃嫔耳语几句,妃嫔扭头就看见孤身一人坐在那的慕华淑。
俩位妃嫔扶着人浩浩荡荡地过来,又是避不了的一场寒暄。慕华淑怕石洞里的人趁此机会逃脱,却也无可奈何,只能强牵起笑脸,迎上去寒暄。
那两人看慕华淑孤身一人,也不敢多待,生怕有个什么意外,就赖在她俩头上了,故作关心地问候几句就赶紧走了,对慕华淑是避之不及。
也好在是走了,再多寒暄几句,慕华淑担心山洞里的野鸳鸯会趁机逃走。她四处看了看,未见人影,想着那对野鸳鸯应该还没走,便又放下心来,安心坐着等。
第二十八章青荷盖芙蓉
慕华淑哪里知道,就那么一瞬间的功夫,那对野鸳鸯真的就逃走了。
或许不应该说“逃”……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整个皇宫都是皇上的,皇上来御花园也是逛的自家园子,只是,做的事……不太见得光。
那对被慕华淑惦念着要抓住惩治的“野鸳鸯”正是皇上和柔贵人。正如那俩位路人嫔妃所说,穆成礼最近因为北边雪灾闹得焦头烂额。难的地方不在于雪灾,而在于官员贪污。起初,穆成礼从国库拨了二十万两赈灾,但之后传来的文书依旧是饿殍遍野,更严重的北边村子每日冻死的人都是一车一车地送去焚烧。
雪灾年年都有,最开始灾情并不如现在这么严重,穆成礼仍拨了巨款去赈灾,就是考虑到官员贪污问题。腐败问题各朝各代都有,但水至清则无鱼,若要这些人办事总要给他们些好处。目前国库充盈,穆成礼乐意给这些人一些好处,但是这些人未免太猖狂,从户部派下去的赈灾银两,一层一层剥下去,真正用到灾民身上的银两竟然所剩无几。
灾情最严重的苍平镇距离京城近两千里路,即便是用最好的马匹,日夜兼程,也是需要几日光景才能将消息传递至京城。一来一回耽搁数日不说,灾情却一天比一天严重。眼见着底下官员穿着厚厚的棉衣,各个面色红润,互相推脱罪责,穆成礼终于怒了。
北地远比京城寒苦,灾民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别说这样厚实的棉衣,就连没有补丁的新衣裳都拿不出来一件。一群尸位素餐的狗官还要贪污灾银,视百姓性命于无物,每日锦衣玉食,饮酒作乐!
穆成礼震怒之下直接指派新科进士李响作为钦差,赐金牌一枚,从京城和附近富饶地区调粮筹款前去赈灾。
下朝以后,穆成礼单独召见李响,许他先斩后奏之权,并命其暗中调查北地官员贪污事项,事后又挑了数名暗卫保他周全。
一番折腾,等收到李响的奏报时,也有近一个月的时间了。狗皇帝没看错人,李响确实是个有能力的人,北地灾民安置已有好转。待晚上翻牌时,经卫德庸提醒才知道玉锦的牌子被撤了,并且由太后口谕升了位分。
穆成礼揉了揉自己发胀的脑袋瓜,当下这个状态,他不想花费多余的心思,只想要一个操起来无所顾忌的人。沉思片刻便决定去“偷个香”。
当天夜里,穆成礼换身深色常服,踩着轻功,轻松便翻进了揽云轩。随手点了守夜丫头的睡穴,侧翻上前,大手张开,捂住玉锦的嘴,止住她还未发出声的尖叫。
“嘘……”
玉锦惊醒,抬头撞上穆成礼如墨如画的双眼,往常气势凌厉的凤眼,此刻掬着一捧笑意紧紧盯着她瞧。
“皇上?这么晚了,您怎么过来了?”玉锦瞧着屋里的灯没点,外
第(6/17)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