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的另一本秘史(17)
第(6/7)节
青师父王明思的第一次出场:「他的背上斜插着一柄剑鞘都已经锈迹斑斑的长剑,也不知道是找那个驱鬼道士偷来的。」
佛道两派功夫在两个炎黄世界一样,都是显学,佛道两派的最强宗门依旧是少林和武当。
金钟罩、铁布衫、十三太保之类的横练功夫在王嗣璁上辈子生活的世界也存在,传武各门各派都有抗击打的东西,基本原理都一个样,通过不断熬打身体的特定部位,让骨骼、肌肉密度增大,以增强抗击打能力,王嗣璁上辈子因为精通八极和通臂,少不得对小臂进行熬打,体检的时候拍x光,两条小臂骨头雪白,x光都几乎过不去,他跟人打架一胳膊砸过去对方不是腿断就是胳膊折。
熬打其实是一种性价比很低的修炼法门,毕竟这玩意一段时间不练,功夫也是会掉的,就跟肌肉不锻炼一段时间,强度就下降一样,所以武者想保持抗击打能力,那得天天坚持用外力来熬打身体自己,在这个拥有内力的异时空炎黄就不一样了,可以通过内力运转的方式让身体获得熬打才能得到的防御力.这个世界的内力还是讲究基本法的,横练之类的功夫绝对不会出现影视作品中那般夸张的效果,比如龙虎门中的金钟罩,王嗣璁也想挥动双节棍后打出一个若隐若现的金钟罩防御壁来,帅的一比。
但是金钟罩的总纲说了在内力的加持下身体可以获得超出普通人的抗击打能力,比如头部,腹部,肋骨,裆部等薄弱部分,经得起常人甚至武者的拳打脚踢,当把内力运转到极致后对于冷兵器的劈砍与捅刺也有不俗的抵抗能力:刀砍一道白印,枪刺一个白点。
横练功夫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要调用贯通全身的十二正经和八大奇经,原因很简单,拳法用到的经脉是太阴肺经、阳明大肠经、厥阴心包经、少阳三焦经、少阴心经和太阳小肠经,这六条手经,具体用到哪些经络要看拳法的特质,用到名字中带阳的经络的拳法多是刚猛短促,用到名字中带阴的经络多是阴柔绵长见长,腿法或是轻功也是类似的套路,会用到太阴脾经、阳明胃经、厥阴肝经、少阳胆经、少阴肾经和太阳膀胱经,这六条足经。
三百六十度无死角防御,是横练功夫最大的特点,周身无死角,意味着需要全身上下二十条经脉的配合,任脉位于正前胸、督脉立于脊椎中,任督二脉都延伸到天灵盖。
十二经络分属于十二脏腑。
所谓十二脏腑,即五脏六腑再加上心脏的外膜——心包,十二正经中的阴经分布在四肢的内侧面,阳经则分布在外侧面,这些经络正好覆盖人体表面,一条经脉修炼不精就意味着这条经脉所分布的躯体防御力不够,金钟罩的最高层级无粉金身,就是将十二正经和八大奇经修炼到了极致,唯一的弱点就是没有经络通过的双眼和下阴,但金钟罩的最高境界就是那缩阳入腹。
人性的幽暗是没有止境的,佛门讲究六根清净,但王嗣璁偏偏不是沙门中人,他居然琢磨出了将缩阳入腹反转的用法,可是没少将缩入小腹内的阳具化为肉箭,一下子射进牝狗的蜜穴中。
王嗣璁上辈子也是混点娘的,滚开的极道流非常合他口味,他也想获得武功修改器,来个一步登天,成为路胜兽,什么牛鬼蛇神,一双铁拳砸下去,全都清静了,这样就不用一步一个脚印去修炼了。
家族势力还给王嗣璁在修行武道时找了多对一的家教,都是金钟罩修行有成的罗汉堂高僧,罗汉堂是少林寺中负责传授和练习少林武术的部门,昔年达摩师祖来炎黄时只带了十三么绝技,后来经过罗汉堂一代代高僧的创新,才有了闻名天下的七十二绝技。
金钟罩是俗称,正式名字是金刚不坏体神功,属于七十二绝技中的内功范畴,七十二绝技中专门的内功心法并不多,除了金刚不坏体神功,还有阿罗汉神功、降龙伏虎功、心意气混元功、菩提心法、达摩闭息功,以及知名度最高的易筋经。
古人只是见识少而不是傻,早就想到了武功秘籍外泄的可能,除了大路货的武林秘籍,高端秘籍里面都是专业术语一大堆,没有本门派高级武者的指点,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意义,就拿斩赤龙来说,普通人看到这三个一定很懵逼,下意识的会按照字面意思去理解:斩杀一掉红色的龙,在道家武功体系中斩赤龙指的是断绝月经,是道家女子的修炼法门,以断经留体,达到还精补脑的效果。
这还是文字,如果是图,问题就更大了,封建时代可没有记录影像的设备,招式的图像一般都是完成形态,招式与招式之间的承接转让要是没有专业人士来提点而是按照自己的意思来,可能就会出现差之毫厘却谬以千里的窘境,甚至于走火入魔。
王家通过邀请各大门派高手来府中教授家族子弟武功的方式结交了很多非官面上的江湖势力,这些个门派得了王家的资财支持自然是跟王家关系不错,毕竟谁会和真金白银过不去呢?有了几位罗汉堂大和尚的教导,王嗣璁的金钟罩的修行可谓是一日千里,更别说他晚上一个人时还会利用前世的知识体系对大和尚们的经验进行分析,而不是盲从对方的
第(6/7)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