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的另一本秘史(6)
第(4/7)节
人诛心,不过如此!华夏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更替,称作「五德始终论」,由于汉不是推翻夏而建立的,所以就不能用相克理论,要用相生理论,木生火,所以王嗣璁建立的汉就是火德,是炎汉。
「如今天下一统,是该给前朝修史以盖棺定论了,朕幼时所看正史中皆有西域列传、北狄列传、南蛮列传、东夷列传之类描写域外方国的卷章,该让翰林怎么写四位女皇狗隶的国家呢?」
一想到这里王嗣璁的思绪就飘回了夏纪六百零九年的四月二十九日,第二次阅读正史中的蛮族部分记载。
自前几天日从便宜父母那里得了今次科举的殿试策论与最终的排名后,王嗣璁就意识到朝廷对蛮族的战争不远了,他对于这个世界蛮族的了解仅限于正史部中描写域外方国的卷章,结合了一下夏武明幼年登基时遭受的憋屈,便认为他这一次的目标是西域蛮族中的土喇,有仇不报非君子嘛!读史不读图,读了也白读,王嗣璁书桌上现在就躺着一册名为《广舆图》的书籍,该书作者名曰洛宏贤,乃是后夏朝代宗十一年时的状元郎,二十三年时因看不惯代宗皇帝沉溺于道教不理政事而诤言上疏,这一番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却是惹得醉心修道的代宗皇帝龙颜大怒,心灰意冷之下便辞官回乡。
洛宏贤归乡之后便闭门谢客,足不出户,默坐一榻,专心于学术起来,期间他考图观史,上至天文、礼乐、典章、阴阳、术数,下至地理、水利、边塞、战阵、攻守,无不精心探究,终于在代宗三十五年时完成了集前代地理学大成的著作《广舆图》。《广舆图》计有地图四十九幅、附图七十三幅,共计地图一百二十二幅,每张地图都绘画工整、刻镌精细,空白之处均写有数千的说明文字,包括该地区的军事、行署、农业及其他事项,以计里画方这种绘图模式将大夏朝一京二府十三省的山川地貌跃然呈现于纸上。
洛宏贤的这份呕心沥血之作一经面世就引起了巨大轰动,之前诸朝也都有类似的地图集,但都没有《广舆图》准确和精美,在接下来的一百年间《广舆图》先后进行过六次大规模的翻刻,最好的版本当属建阳书坊于当今天子夏武明在位第三十二年时的版本,建阳书坊正是王家的产业,郜慧彤就死缠烂打让王明德给自己儿子王嗣璁整了一套。
第一次翻阅《广舆图》时王嗣璁是震撼的,之前他已经通过星象判断出脚下所踩的是地球了,地图上那块朝东部大海凸起的陆地分明就在告诉他这里就是华夏,以他上辈子走私时所用的海图作为对比,《广舆图》真的很拉胯,可放在封建时代就是了不得的书籍了。
王嗣璁正在将《广舆图》上西域都护府的地图和史书上记载土喇的文字进行比对,土喇最初见于《虞书·西蛮列传》,土喇最早是另一个游牧民族疏勒的锻铁狗,后来反客为主吞噬了疏勒,之后发展极其迅猛,仗着能生产铁制品,在虞朝中期时已成西域蛮族中最强悍的部族,在接下来的千年时光中,西蛮对于中央朝廷的十次入侵至少有八次是土喇挑起来的,多次深入炎黄腹地烧杀抢掠,甚至于在八百多年前攻陷了炎黄族攻略西域的前哨要塞——日落城。
通过《广舆图》上西域都护府的地图便可知日落城的地理位置有多重要,她坐落于广阔的西域大平原的最东部,雄视整个西域大平原,东面就是在帝国被称为日落山脉的大山。
西域蛮族如果想要穿越日落山脉进入帝国腹地,只有一条阳关大道可以走——黄金大道,而黄金大道的西端起点就是这座日落城。日落城,就是敦煌,黄金大道,就是河西走廊,日落山脉,就是祁连山。
三千年来,西域蛮族只有四次机会攻陷日落城,而这四次机会都让蛮族深入到炎黄族腹地,大肆烧杀抢掠达数十年之久,连京城都未能幸免,虞朝就是因被土喇攻破了国都而灭亡,其实就算没有土喇的入侵,虞朝也要亡了,日落城被蛮族攻陷时虞朝刚迈过二百七十年的生日,老迈、腐朽和虚弱就是当时虞朝的真实写照,正是不修兵革,武备废弛才被蛮族打下了日落城。
正是这个原因,炎黄族三千年来一直苦心经营着这座命运之城,希望依靠它能够抵御住西方蛮族的入侵,根据《广舆图》记载,日落城周围三十里,城墙高十八米,基部厚二十米,顶上宽十二米,足以跑马。
每隔三十米就有一个高三层的垛楼。
垛楼方圆二十四尺,上面分布着近二十个箭孔,楼里可以驻兵百名。
城墙上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上分别开着三个门,每个门由一大两小三个门洞组成。
每个门前面都有保卫城门不受敌人直接攻击用的瓮城,全城周围共十二座。
每座瓮城的前缘都耸立着高十五米的箭楼,所有的箭楼上都开有八十一个箭窗。日落城不仅仅是军事要塞还是商业中心,由于这座城市是西部世界同炎黄世界进行贸易的必经之地,是路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又由于城市周围的土地肥沃,再加上炎黄族人收复此城后八百年的辛勤劳动,这座城市如今已经成为了朝廷仅次于帝京
第(4/7)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