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的另一本秘史(4)
第(2/6)节
负责缉捕、南指挥佥事负责审理、东指挥佥事负责线报,西指挥佥事负责后勤,朝野便以四方指挥佥事称呼他们,这七人与麾下的属官们构成了绣衣使的大脑,余下便是充当四肢的地方机构。
夏朝的行政等级是行省、州、县三级,省级别的行政区有十六个,分别是京师永安所在的司隶、西域都护府、北庭都护府,陇西行省、河东行省、河西行省、淮北行省、淮南行省、江南西行省、江南东行省、荆南行省、荆北行省、巴蜀行省、黔中行省、南中行省和岭南行省,州一级的行政单位有二百九十七个,县级一千五百五十三个,正是对应了一京两府十三省三百州千五县的说法。
绣衣使的触角遍布一京两府十三省三百州千五县,司隶由绣衣使本部负责,分驻在两府十三省治所的机构名曰镇抚所,每个镇抚所模彷本部设立东西南北四位主官,职责也是大同小异,北镇抚司负责缉捕、南镇抚司负责审理、东镇抚司负责线报,西镇抚司负责后勤,州级别的机构是千户所,县级别的机构是百户所。
绣衣使的气焰和锦衣卫一般嚣张,绝非等闲人家所能抗衡,绣衣使尽管不是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一类的司法机构却也拥有探、缉、狱等一系列核心职能,官也好民也罢,进了被誉为活地狱的绣衣使的鞫狱九成九是躺着出来。
绣衣使还兼有寄禄官的性质,寄禄官就是有待遇没有权力的薪水小偷,大批官僚子弟被安置进了绣衣使,王嗣璁这一世的便宜父亲王明行就是在家族的安排下得了绣衣使百户的官职,再通过一系列复杂的人事调动,当上了从五品的奉车都尉。
炎黄封建王朝的都城格局就像是俄罗斯套娃,一层套一层,一般说来至少是双重同心矩形布局,若是强盛古典王朝还会修建三重甚至四重,夏朝的都城布局就是外城,内城,皇城与宫城嵌套于一体的四重结构。
禁军是封建时代直辖属于帝王,担任护卫帝王或皇宫、首都警备任务的军队,夏朝京师四城的守护力量名义上都是禁军,但实际上分得很细,守卫外城与内城的是禁军,守卫皇城的是御林军,守卫皇宫所在宫城的则是宿卫。从这种与天子距离的远近就能得出宿卫的地位远高于其他御林军与禁卫军,是天子个人安全的最后一条防线,因此对人员选拔的第一要求是忠诚,故人员均从与国同休戚的勋贵子弟中挑选,这些子弟多在绣衣使中挂名当薪水小偷。
宿卫由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这十二卫组成,排序越是靠前地位就越高,民间俗称为上十二卫或天子亲军,奉车都尉是左右卫这二卫独有的官职,左右卫各五员,这十名奉车都尉的核心工作就是皇帝出行时掌驭副车,可以对标王嗣璁前世的国宾护卫队。
朝廷有从宿卫中提拔年轻人的传统,就成了仕途升迁的快车道,达官贵人都想着法子将子嗣塞进去,王明行因为父亲官职大才得了奉车都尉,只能说朝中有人好做官。
特务系统从来都是品级低但权力大,叶馨仪作为绣衣使系统二把手的小姐,肯定配得上定国公家的大公子,王嗣璁又听得母亲讲叶诚万乃是天下公认的第一刺客,暗杀能力无出其右,特务系统二把手居然与文官系统的扛把子联姻,怎么看都有几丝挑衅皇权的意味!此方炎黄中央朝廷的悲哀就是于此,并不能彻底压制地方豪强。
按道理王家这般累世公卿的豪门在科举时代没有其存在的土壤,但门阀士族自上古时代就存在并一直延续至今,哲学上有句话叫「存在即合理」,这一切的根源就是世家大族对于内功这种暴力增幅器的的半垄断。暴力是决定一切的元规则,冷兵器是农业时代战争的主角,冷兵器不像热兵器,热兵器是威力是恒定的,同样一把枪械与配套的子弹,管他男女老少,只要能扣动枪械的扳机,被激发的子弹在威力上都是一样的;冷兵器则极端依赖使用者的个人素质,同样是攻击远距离目标的弓箭,不同力量与不同经验的人用起来的效果是千差万别,强者能开上百磅的硬弓,弱者可能连四十磅的软弓都拉不满。
此方世界因为内功的存在导致强弱之间的界限更加分明,修炼内功和没有修炼内功的人在武力表现上就是天与地的概念,前世正史中单次战斗中以一杀百者不过项羽、冉闵、夏鲁奇和杨再兴,而在这个炎黄世界,这种战果在史书中比比皆是。
历朝历代皇帝说不想消灭这些皇权威胁者肯定是假的,皇帝想要消灭一个世家大族很容易,因为世家大族彼此之间也是有利益冲突的,在蛋糕就这么大的情况下一家多吃一口那一家势必就会少吃一口,他们很乐于落井下石,这就叫有背叛阶级之个人,但皇帝想消灭世家大族这个整体却是难于上天,世家大族一旦发现皇帝有这个苗头就会不由自主的联合起来,这就叫做没有背叛阶级之阶级。
朝廷本质上是一个分润利益的机构,皇权无法消灭豪强就只能与其合作来维持统治,皇权对世家大族所拥有武力的妥协是门荫,所谓门荫就是藉父祖官位循例入官,这条路才是世家大族子弟出仕的主要途径
第(2/6)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