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的另一本秘史(2)
第(2/3)节
的结论。
通过下人之口王嗣璁知晓了自己这一世母亲的名字:郜慧彤,一个很优美的名字。
同时王嗣璁发现丫鬟家仆们虽然表面上对母亲郜慧彤唯唯诺诺,但背地里却是各种阴阳怪气,至于原因吗,郜慧彤是妾非妻,还是最廉价的自荐枕席那种。
郜慧彤起初乃王家招募的刀女。
刀女源自于刀人,刀人是正儿八经的正七品女官,多由出身武官家庭的女子担任,与太监一道负责后廷的安保工作,与负责前朝安保工作的御前侍卫相对应,久而久之,民间就将给富贵人家担任护卫工作的女子称为刀女。
如果郜慧彤没有得到宗门的推荐给王家当刀女便见识不到京城的繁华,就能忍受山间的粗茶淡饭,见识不到区区王家看大门的都能让五六品的京官点头哈腰,就能忍受地方官府的吆五喝六。
宁为权贵妾不为平民妻这个念头就在郜慧彤这只草窝中飞出的凤凰心底扎了根,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强烈。
门当户对的婚姻观念一直贯穿人类的历史,尤其是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封建时代,王嗣璁这一世的便宜父亲虽然不是王家嫡长子却也是嫡次子,就算是低娶那下限也是五品官员女绝不可能是出身平民之家的郜慧彤,郜慧彤也是有自知之明,一点都没有当正室的野望,别说小三就是小四小五她都乐意去当。
古人只是见识少而不是笨,王家大宅里面漂亮女孩多了去了,想上位得拼手腕,智商,情商与运气,少一样都不行,郜慧彤就是有着旁人没有的巨大魄力,抓住了王明行被传染天花导致下人不敢去服侍的机会。
天花在农业时代堪称是即死判定的传染病,不分贫富贵贱,统统一半左右的死亡率,郜慧彤竟主动请缨前去照顾,雪中送炭和锦上添花是两个概念,康复后且没有在脸上留下任何疤痕麻点的王明行很感激这名刀女的舍命照顾,就说我赏你点啥好呢,郜慧彤表示想终身有靠,于是俩人就有了王嗣璁,郜慧彤因为儿子的出生完成了阶级跃升,成王家二少爷的妾室。
郜慧彤也是运气,她本是个农家女,其出身的家庭按照经济水平划分是个有头牛的自耕农,在没有被宗门看上天赋收为弟子前经常跟着父母去照看家中的耕牛,牛痘是发生在牛身上的一种传染病,是由牛的天花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它的症状通常是在母牛的乳房部位出现局部溃疡,该病毒可通过接触传染给人类,人类被感染后皮肤上会出现丘疹,这些丘疹慢慢发展成水疱、脓疱,还会出现一些其他的症状,但不会危及人类的生命,并且日后还会免于天花的感染,郜慧彤在照顾家中耕地母牛的时候不知不觉间就获得了免疫力。
尽管王家二少爷王明行有了儿子,但他依旧是未婚状态,因为在封建礼法中娶妻和纳妾不是一回事,这种现象在封建社会中叫做「有姬无妻」,意思是官僚、士大夫、文人中相对混的不如意的男人,因为缺少财富或机遇,没能找到一个门当户对、家境殷实、能在官场上提供人脉资源帮助的家族作为联姻对象,又不肯降低选择正妻的标准,于是就干脆不娶正室,买几个颜值较高但出身低贱的女子带回家,一辈子和她们凑合着过日子,这个群体中的不少分子在缔结正式婚姻关系的时候已经和自己的侍妾、家妓、女狗们生了一大堆娃。
为何郜慧彤发现儿子伤风感冒后在面对下人时会如此失态?这与她妾的身份是脱不开的,妾在法理上不是人而是财产,男主人可随意买卖或赠他人,但妾一旦有了男主人的子嗣情况就微妙起来,这方炎黄世界虽有嫡庶之别,但绝对没有到王嗣璁前世那个亚细亚盲肠的嫡庶神教程度,庶皇帝和嫡王爷这种称谓,也就是女频的作者能想得出来。
庶子也是主子,在没有嫡子的情况下庶子便是父系的天然第一继承人,所以男主人对庶子的母亲总体上还是可以的,可若是庶子死了那就是另一个情况了。
郜慧彤的颜值很高,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但不代表王明行就一定会和她产生感情,此后俩人就没有生育了,对于这个不请自来的庶长子他并不是那么的看重,不过各种该有的待遇是一样不缺,一般都是十天半个月过来瞅上几眼,主要是看看这个儿子有没有死。
郜慧彤的心态很好,没有计较名分待遇,一直安心做着妾室,同时明白儿子对自己的重要性,在教培方面她可是下了血本,以她的月钱根本买不起那么多的珍贵书籍,都是每次看到她男人王明行过来后死缠烂打求来的,说希望儿子能文武双全。王嗣璁怎么着也是他王明行的种,封建时代的夭折率很高,不是所有嫡长子都能顺利成长并继承家业,当代定国公就是熬死了嫡长子与庶长子后凭借庶二子的身份继承了家督位子,说不准这个不请自来的男娃娃就是自己的继承人,就跟管家说,郜姨娘想买什么书你就去买,银钱从二房账目上扣。
郜慧彤不是名门望族培养出来的大家闺秀,文墨只是粗通,就好比让一个只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女子去给孩子规划人生路线,她能吗?不能,没这个能力。
第(2/3)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