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聊聊我和我妈的日常吧】(3)
第(6/7)节
我风卷残云般下肚感觉有些撑。
我的饭量一直很好,可就是不长个,我爸一米七几,妈妈也有一米六,都很正常,就我不长个……。
这有些违背生物。
从小学开始就矮人一头,除了鸡巴发育跟上了,哪里都落后别人一大截。
前些年爸妈带我去市医院瞧过,然后得出的结论是小时候补过头,淀住了。
什么是「淀住」有点不好解释,就是我二三年级的时候我们这边有过一阵鹿茸潮,整个镇都传得沸沸扬扬。
大致就是说这东西被人炒的有多营养,有多补吃了对人哪儿哪儿都好,还特贵当选野生的最佳。
于是我爸就到处张罗着弄了好多回来,一家人都在吃,炖汤里要放,做菜也要放,还泡了好多做药酒,就差一日三餐鹿茸宴了。
你说我爸一个小学都没毕业的人能懂啥,别人说好就吃呗。我妈的头脑就更别说了,能上大专纯纯是我外公外婆拿钱送进去的,根本就不懂药理这方面要问医生,别人说好就吃呗。
我呢当时还丁点大,爸妈都说好就吃呗,于是这就被补过了。
我妈性情多变喜怒无常,四方邻居也都知道,我甚至一度怀疑我妈有点人格分裂,不过十几年后我才知道,我妈不是精分,纯粹就是打小被外公外婆宠坏了有点病娇,没心没肺外加神经粗大条。
就妈妈这种脑回路呈直线,思维方式简单粗暴到令人费解的人都一直无法接受我的身高,每次跟我爸吵架都要无理取闹翻旧账说我爸把我给害了,以后娶不到老婆云云,反正就抓住这点对我爸一直耿耿于怀至今。
从来没有烦恼的妈妈,儿子的身高反倒成为了她唯一的心结。
我倒是不以为意,从小就被同学嘲笑惯了不觉得有什么,等上初中后同学们都知道我爸为人的风格很社会,反倒是没人敢当面嘲笑我矮了,学校更没人敢欺负我。
由此可见家里有个当混混的爹,在这种小地方的学校也能受到一定的庇护。
我虽然被鹿茸补过了,但这玩意儿也不是一点好处也没有,至少身体倍儿棒,底子好,平时很少有发烧感冒,一两年也罕见一次!。
况且「淀住」了又不是不长了,只是长得比别人慢,发育时间延后了而已。
默默收拾完碗筷,拿上手机准备去店里找我妈,打开一看有同学约我去玩,被我回信息拒绝了。
虽然是我爸淘汰下来的落后中兴机,用来当联络工具还是没问题。
左上角显示手机快没电了,又跑进我爸房间找电板。
那时候的手机是配有两块电池的,一块没电换另一块,没电的电池要用万能充进行充电。
现在的零零后多半是没有见过打开我爸的床头柜翻找着,赫然翻出一张病历单,我们镇卫生所一共也才两三台电脑,所有人看病都是纸质手写,根本不存在电脑打印。
要再等几年卫生所改卫生院才会有所改善,我出于好奇,翻开看了下,除了台头下面一行写着我爸的姓名,名字旁边有「皮肤科」字样,其余一律不识得。
医生的鬼画符不用我多说,党和人民都知道:潦草得高度一致。
不过日期我还是认识,是半年前的。
这个抽屉没有电板又打开下一层,竟然还有一本病历单,还是皮肤科,他妈的连落款医师都是同一个人。日期却是两年前的,卧槽,没听说我爸生病啊。
家里爸妈也没说起过生病的事情,想来应该不是啥大问题,我也就没有多纠结。
找不到电板就不带手机了,取下电池夹在万能充上,手机扔一边我就骑上自行车踏上了找妈妈之旅。
从家里去我妈店里倒也不远两里地不到,妈妈不会骑摩托车,只能自己走路每天来回往返店里。
我妈做什么事都是三分钟的热度,想一出是一出做事儿只看心情。
这个小破店能让她经营这么久,可以算是她人生历程中的一大奇迹。
开这个小店的初衷也只是给我妈打发时间,家里也从来没有指望过妈妈能靠这个赚多少钱。
待在家里妈妈没有事情做,又不会打牌,不能说不会吧,需要动脑的妈妈一律不想学,所以待在家里整天追剧,剧组拍戏也拍不来那么快啊。
况且店里就有一台家里之前淘换下来的小彩电这根本不影响,简直是开店追剧两不误。
我到店里的时候妈妈正好没事在看着电视,水果被摆在店门口的摊子上。
走进这间逼仄的小店你很难想象连放两张椅子都困难的空间,我妈却摆弄得干干净净还捣鼓了电视机和两张操作台进去,俨然把这里当做她的另一个私人港湾在打理。
电视机里播放着今年刚上映的《陆小凤传奇》,妈妈正聚精会神看的津津有味。
由张智霖饰演的四条眉毛的陆小凤正和花满楼在演对台戏。
陆小凤多情风流,侠义心肠,两撇小胡
第(6/7)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