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氏春秋秘史》第三卷完】(30-32章)
第(4/29)节
颇有怨言,却被家中长辈狠狠地训
斥了一番。储君之死尚无几人知晓,但唐孝康被刺之事纸包不住火,已在官员中
渐渐传开了。
吏部尚书手中之权列六部之首,若不是摊上楚名棠这个强势太尉,以往的吏
部尚书地位在朝中仅在相国之下,如今唐孝康一死,自认够资历的几人个个 躁动
不安,职位较低的官员也在紧张地观望着,毕竟他们的 仕途很大程度上是由吏部
所掌控。
当然,成家诸人也在谈论着,若在以前,成家定对此事淡然处之,本朝历代
吏部尚书都是由各大世家所把持,成家在朝中毫无根基,根本无望登上此位,如
今有了苏巧彤这层关系,成奉之也算投入了楚家门下,众人的心也活络起来。
成奉之的夫人坐到苏巧彤身边,小声问道:「巧彤,你看老爷这次可 有希望?」
她与成奉之同为秦人,两人来到赵国后才结为夫妇,这么多年来也是伉俪情深,
自从得知夫君 背叛大秦投靠了楚铮,陶允贞不仅没反对,反而大松了口气,这些
年提心吊胆的日子总算过去了,再也不用担心成家哪天会被满门抄斩了。
苏巧彤看了一眼成奉之,只见他正在那闭目养神,对众人的话充耳不闻,轻
笑道:「姨娘,看姨父这样子定是胸有成竹了。」
成安礼道:「娘,这朝中势力泾渭分明,这唐孝康原本便是楚家一系,自然
由楚家门下来接替,只要太尉大人同意了,相国大人也不会反对,至于皇上,只
需盖上大印便可。依孩儿看,父亲大 有希望。」
成奉之听在耳里,睁开眼道:「这吏部尚书由谁来任,需由相国大人和太尉
大人议后禀明皇上,由皇上来定夺,你们在这里瞎猜什么。况且吏部尚书之位如
此重要,方家难道就不动心,现在谈及此事还为时过早。」
苏巧彤微笑不语,此番大猎草草结束定是京中出了大事,方令信留在京中定
已是焦头烂额,哪有余力争夺这吏部尚书之位。
方令信战战兢兢地领着留在京城的百官在城外等候,见赵王龙辇缓缓驶来,
俯首道:「臣等恭迎皇上。」
赵王并未从龙辇出来接受百官朝拜。楚名棠走了过来,对方令信小声道:
「皇上龙体有恙,欲直接回宫,就不见众臣了。」
方令信苦笑一声,命百官站到了官道两侧。看着龙辇经过,方令信道:「名
棠,这次可要麻烦你在皇上面前替老夫美言几句了。」
楚名棠道:「相国大人这说的什么话,如今三大世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名棠自当尽力。」
方令信叹道:「多谢名棠。唉,此番储君被刺杀,纵观青史都没怎么见过,
可老夫也是有苦难言,虽说奉命留守京城,可那宫内之事又怎能管得了。堂堂一
个储妃娘娘竟是西秦刺客,关老夫何事了。
老夫能做的只能将三年前负责宫女选秀的官员拿下严加审问,却无半点头绪。
只知这武 媚娘乃陈县人,家中只有一养父,可这养父早已不知去向,当地官员也
是一问三不知,只好先把他们押解到京城再说了。「
武 媚娘便是当年的魅女,楚名棠也是知道的,只是此女入宫后据楚铮所报渐
渐起了野心,不再甘心受楚家控制。不过楚名棠也并未放在心上,一个储君妃子
又能掀起多大风浪,何况她的身世来历都掌握在楚家手中,楚铮曾为楚名棠列出
五六条计谋,任何一条都可轻易置武 媚娘于死地。
楚名棠于是不再管此事,将之交于楚铮,毕竟他这几年一直在操心对西秦用
兵之事,哪有闲心管一个江湖女子的死活。可没想到就这江湖女子居然刺杀了储
君,楚名棠立刻怀疑上自己的儿子楚铮,可在郭怀面前又不好问什么,返回京城
的途中这臭小子又不知跑到哪去了,看来只有回府好好审问他了。
但毕竟武 媚娘与楚家有关,听方令信说没查到任何线索,楚名棠也松了口气,
铮儿这臭小子再留下什么马脚非劈了他不可。
皇宫的书房内,赵王双目喷火,抓起御书案的笔筒便向方令信扔去,骂道:
「方令信,你是怎么辅佐庆儿的,庆儿遇害时尚不到三更,此时你应陪他批阅奏
折,怎么会死在储君宫?」
方令信不敢躲闪,笔筒砸在了他肩膀上直隐隐作痛,心中叫屈,储君为人颇
为懒散,这两年来何时见他批阅过奏折,都是由他人代笔,而此人便是那刺客武
媚娘,只是皇上不知道罢了。
第(4/29)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