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
第(3/3)节
高祖时期,曾经封了很多同姓王,但后来这些同姓王的后裔却横行乡里,对抗中央,不肯听从中央的命令。
为了彻底削弱诸侯王的势力,武帝就颁布了这项命令,内容主要是:诸侯王的王位除了由嫡长子继承以外,还可以用“推恩的形式”把其他的儿子在本侯国内分封,也就是广布恩惠,让更多的人来享受特权。
新的侯国就脱离原来王国的限制,地域独立,而且政治权力也基本被剥夺,受当地郡县官吏的管辖。
这样,就使原来独立的地方王国自动地将权力上交给了国家。
此后,地方的王与侯仅仅享受物质上的特权,即享用自己封地的租税。
但是没有了以前的政治特权。
)????“《推恩令》?爱卿的想法确实不错。
此令一出确实可以彻底削弱诸侯王的势力”理宗接着说道:“但是眼下的金兵,不知道爱卿有何破敌良策?”“陛下,虽然我军从部队装备、士兵的数量和操练程度上都不及金兵。
但是并不是完全没有打赢这场仗的可能,首先,我军应该加紧操练,打制兵器,加固边关和边关附近城市的城防。
允许各地藩王自行招募兵马,以便抵抗金兵,金兵来犯时我军坚壁清野,适机而动,金兵久攻不克,必然会人疲马乏。
那时再派一位上将率轻骑千余人,抄袭金军后方,断绝金军粮道,那时金兵看到粮道被断,军营内惊骇的情绪就会蔓延,到时我军出击,必然会大获全胜。
然后我军兵分三路攻打金国,定能收复失地。
”“爱卿韬略竟然如此,确实不错。
真是没有辜负朕封你的上将军职位,有爱卿在,朕的江山社稷可以说是稳如泰山了。
今夜朕与爱卿这一番谈话,使朕有如拨开云雾见太阳,朕明日就下旨允许各地诸侯藩王自行招募兵马,以抵抗金兵。
”郑理宗用赞许的目光望着他若干年前瞧不起的皇室成员——“关西王”何春。
何春还是马上下跪叩首说道:“谢皇上夸奖,臣希望皇帝保守臣的对敌策略!”“这是为何?”郑理宗疑惑道。
打仗贵在出制胜,如果一旦敌了解本方的策略,必然有所准备。
那时我们的一番心血其不白费。
只有等到前金国进攻我国时,陛下在说出对敌策略才是上策啊,现在陛下要做的就是下旨,令我军加紧操练,打制兵器,加固边关和边关附近城市的城防。
允许各地藩王自行招募兵马,以便抵抗金兵!“何春又滔滔不绝又对皇帝说了一些用兵常识,何春心里知道不管是现在还是战时说出他的对敌策略,都有可能没有什么用,自己的战略战术讲得再精彩,也是纸上谈兵,而打仗这个东西讲究是军队的主帅根据战场上敌我形式的不断变化,而作出相应的判断和对策,要不然怎么会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呢’。
而现在自己只要为皇帝“多想一些”。
将来从皇帝那里得到就会更多。
而对郑理宗来说,虽说他以前也当过骠骑大将军是,但是那靠的是他的皇室地位,毕竟没有上过战场,所以他对何春所说理论上的对敌之策深信不疑。
郑理宗听完后哈哈大笑:“爱卿真是深思熟虑啊,处处为社稷着想,真不愧为我大郑百年难得名将啊!好,一些就依爱卿想法办的办。
”“谢谢皇上夸奖,臣一定为大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何春违心说出一些恭维的话语后再次磕头谢恩…………。
??第二天的早朝上郑理宗当众下旨宣布军队加紧操练,打制兵器,加固边关和边关附近城市的城防。
允许各地的藩王和拥有兵符的将领的自行招募兵马,以便抵抗金兵。
其意是要与前金国一战。
??当宰相刘絮如听完后立刻阻止,但是他的谏言被郑理宗当众驳斥。
并且当众将配剑交于兵马大都督李伦博后说道:“诸官再有言进贡割地求和者,卿可用与此剑斩之。
”郑理宗说的这番话,以表示要与前金国决一死战。
群臣看到皇帝一向言听计从的宰相刘絮如被皇帝当众训斥,而且皇帝一副自信满满胸有成竹,战则必胜样子。
不少的大臣联想到昨晚关西王何春被皇帝单独留下来,也不知道昨晚何春对皇帝讲了些什么,让皇帝在一个晚上有如此大的转变,看来关西王何春马上就是当朝红人了。
许
第(3/3)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