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驭龙者传奇(02)

第(7/15)节
全面战争。

    奴隶起义军最初连战告捷,攻克了数个小城邦;但当沙漠城邦之首的撒林城应卡纳克亲王之邀加入了围剿同盟后,战争的形势被彻底逆转了——在萨丁沙丘之战中,撒林的铁甲圣骑兵与卡纳克的沙原战争巨兽分别从两面夹击,宛如切黄油一般地撕碎了起义军主力的阵线,纳迪哈本人亦被撒林的冠军骑兵挑杀,连同死去的数万奴隶一起被弃尸于荒野。

    起义军幸存的约三万人左右残部则退到了沙漠的东北部苟延残喘。

    原本这场战争应该在不久后就以起义军残部的火亡而告终——但是,一群潜伏在大陆西北已久的至暗教徒抓住了这个机会插手进来。

    他们似乎早有准备,在蛊惑了起义军残部听从他们的建议后,他们用某种事先准备好的大型魔法仪式,将三万起义军残部,以及战场上遗尸的近十万死者全部转化为了服从于他们命令的尸鬼——一种带有深渊和混乱力量的特殊亡灵生物,身体机能要远强于普通亡灵瘟疫制造出的僵尸。

    上十万不惧死亡和痛苦的无魂行尸在至暗教徒的驱赶下,仅以一场夜袭就将沙漠城邦联军打得大败。

    这只恐怖的大军在之后一路东进,血洗了沙漠东部的数个绿洲集镇和一个小城邦,最终来到了撒林城下,将背靠天镜海的撒林团团包围——由于有至暗教徒不断主持仪式,死者们被源源不断地转化为尸鬼加入无魂大军,此时围困撒林的尸鬼已接近二十万之数。

    损失了近半精兵的撒林此时不得不向天镜海周边的大陆诸国紧急求援,首当其冲的就是在东岸与之隔海相望的多年贸易伙伴——圣龙公国。

    时任大公,李维的祖父克雷顿?李锡尼当即召集了一万八千公国军与三十多名龙骑士,亲率大军从红砂港出发渡海增援撒林城。

    然而,就像是计划好的一样,就在公国军抵达对岸的沙漠战场之时,一支多达数万人的驱兽者大军突然自塞北草原中出现,直奔龙翼城堡而来。

    驱兽者乃是极北废土中信奉撒拿寇尔的人类战车民中的一支,以擅长培育和驯养各种邪异魔兽而闻名,他们一族与龙血骑士家族们同时还是自永夜战争以来的世仇。

    公国的大批精锐和小半龙骑士此时都在撒林战场上无法抽身,而驱兽者所携带的数量几乎不在兵力之下,且种类功能繁多的邪兽极大增强了他们的攻城能力。

    这场龙翼城堡下的防御战进行得格外血腥。

    等到骑士们的龙焰终于烧尽了包围撒林的尸鬼们和至暗教徒,公国军得以回援龙翼城堡击退驱兽者之时,已有数千守军长眠在了城堡下,其中包括了唐怀瑟?拜恩爵士的全部三个儿子——唐怀瑟爵士本人那年身在跟随克雷顿大公渡海增援撒林的队伍中。

    多年后,当唐怀瑟爵士再度跟随阿莱克托大公踏上对抗魔血大军的战场,向东横穿过茫茫塞北大草原,朝着攻打帝国黑门要塞的那支魔血大军发起进攻之时,这位百岁老人将他三位儿子的佩剑全都带在了身上,并确保其中的每一把都饮到了魔族与战车民的血。

    良久的沉默之后,终于是唐怀瑟爵士率先开口了:「殿下,您还有罗伯特和李德尔两位殿下,对我来说也是和儿孙亲人几乎无异的存在;我不希望当将来战争再度来临时,我要再度替自己的亲人收尸。

    如果您至少也像您的两位兄长一样成为超凡者的话,那么至少当您踏上战场的那一天,我会稍微放心一些」「我尽力而为」李维以简洁但不失郑重的语气回答到。

    不过,唐怀瑟爵士随即又话锋一转:「啊,之前说的关于您造的火器,倒是有个好消息:你的父亲决定大幅扩充一次火器部队的规模了,他打算在最短时间内把龙翼堡所辖的火枪兵部队从现在一千五百人增加到五千人,并且在现有的30多门火炮的基础上再增造50门左右,其中那种打24磅弹的重型加农炮和能发射爆炸弹的大口径臼炮至少各3到5门;关于这点我也非常赞成,有备无患总是好的,火器越多,到时候我们能给敌人带来的惊喜也就越大」「早该这么做了,这才像话嘛」李维颇有两分自得地点头称是道。

    李维在制造前膛火枪时跳过了火门枪和火绳枪这两个阶段,利用智库宝珠中的知识和经验直接造出了解决了早期燧发机打火率问题的成熟燧发枪。

    现在龙翼城堡的火枪营和自己手下的溪谷镇民兵手上的火枪全都是这种燧发滑膛枪。

    「不过我个人倒是对你设计的几种比较特别的火器很感兴趣,尤其是那种可以架在一匹马上运输的轻型后装子铳炮,」唐怀瑟爵士笑着说道,「我觉得你是不是可以考虑把那玩意再稍微造大一点点?因为我有个想法,我想尝试把这玩意架到火焰地行龙的背上试试,地龙的承重能力可比战马强多了」「额,您这么一说才让我发现,我还是真是小看了您的创意啊!」李维听闻后一脸惊讶道。

    唐怀瑟爵士说的那种武器,是自己模仿地球上明代中国的马上佛郎机炮设计的一种同类火器,目前只造了两件样品,没想到
第(7/15)节
推荐书籍:出卖美母斗罗大陆同人之淫虎战灵猫伪娘的初始-伊骆蔷薇处处开之纵欲(H)CCAV焦点访谈枕钗媚【女尊架空】九九女儿红柏树撞上鱼老公的好朋友草原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