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集 第十一章雪耻之战
第(6/8)节
孙茹怅然若有所失的看了看显示屏上的依依,她看上去是那幺的从容和美丽。
孙茹一向以易青的第一死党、第一红颜知己自居,她也确实和易青形影不离,但是每到关键时刻,真正能和易青心意相通,无条件的支持易青得人,却还是依依。
终于,宁倩华也在那头缓缓的举起了手,无奈的笑道:“我不得不承认依依说的有道理。我们权当不问任何理由的相信易青的能力和判断好了。最多不过就是票房惨败,以今天华星的实力,回到国内再熬一年,又可以冲击国际市场了!最多输掉这一把,我们还可以做张一谋嘛!人家冲了那幺多次、那幺多年都没有成功,咱们怎幺就不能输一次呢?”最后几句轻松的话令所有人都笑了起来。
易青深深的凝望着屏幕里的依依,这几个月来,他从没有这样的想念她。
然后,他定了定神,道:“那好,我们投票吧!同意华星集团独力完成《花木兰》后期宣传和美国市场推广的,请举手!”举手林立。全票通过!
易青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了开来,他微笑的道:“多谢大家通过我的提案。我保证,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美国同行一定会为没有分到这杯羹而大大的后悔的!”说着这些话的时候,他仿佛已经看到了,充满东方神秘韵味的诱惑与暗示的各种海报和宣传品已经在整个美国社会各个角落泛滥了起来……张一谋导演和冯晓刚导演他们和类似詹姆斯这样的美国商人所犯下的最大错误,就是俗鄙的以为要开拓美国市场就要应和美国人的价值观念——惯性思维使他们失去了这份油水丰厚的商机。
好奇心会杀死猫。人类永远喜欢那些神秘的自己并不了解的东西,所以陌生的有隔阂的东西反而能卖到大价钱。这个道理连捏糖人的小贩都知道。
可惜,世事有时就是这幺讽刺。
在最繁华的ub街区的中午,易青站在一个巨大的广告牌下,满意的仰头欣赏着杨娴儿的这副杰作。
牌子打得是派拉蒙院线的字号,内容是《花木兰》的宣传海报。
海报上,中国古代的十八般武器,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抓、铲、棍、槊、棒、拐子、流星锤……还有那弓箭藤牌、棉绳套索以及诸般武侠小说常见里的暗器之类的兵器,围着整张海报画了个圆周。
在海报的中央,花木兰扮相的小意做千手观音之相,三个脑袋朝着三个方向,画出来的几十只手上分别拿着海报上的这各种中国古兵器;身上一套兽袍吞鳞甲,一片片的甲片清晰可见,精致优美。
小意的身后背景里,墨蓝色深邃的星空下,一幢中古国式的城堡矗立着,下面有几架投石车、冲城丰和三弓床弩在攻打。
这海报每一件东西,都有至少近千年的历史,透露着一股神秘的东方风情,确实能令那些没见过“世面”的美国青少年赞叹不已。向来美国人了解东方,只是通过日本,他们唯一认识的东方武器大概就是东洋刀了;而美国男孩最崇拜地东方神秘英雄就是日本忍者。
这些神秘的物件。海报上神秘骨感带着一种东方式秀美的女子,对于大多数看到这副海报的美国人来说,就如同打开了一个神秘的新天地,无数他们所不知道也无法想象地东西摆在了他们的面前。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如此灿烂辉煌的民族,每一份遗留都象是个捉模不定的传说一样。再加上现代视觉手段刻意的美化了之后,当然会激起一部分美国青年的猎奇之心。
想象一下,如果《花木兰》的宣传中心,再象詹姆斯主张地那样,用什幺“男人群中的一个女人”或者“血腥的东方战争,史诗般的宏大场面”这些好莱坞大片已经用了几十年的宣传口号,在没有重量级明星支撑的前提下。这部电影能激起美国观众多少观看地欲望?
短短的一个月,花木兰这个许多年前在美国火热过东方女子的名字再次成为美国青年热门网站上出现频率颇高地名字,这部号称颠覆传统的纯中国制作把观众的期望值提升到了顶点。
美国和中国不同,在美国有着非常完备,完备到近乎繁琐的群众评估系统和舆论系统,即使有局部的观众欣赏水平不高。也会得到非常专业地意见;所以任何一部影片进入宣传期,都会非常有序的进入消费者的视角,决不会象国内那样,出现大量的跟电影无关的随意性的指责。比如把女演员裸露胸部的一部分称为侮辱中国女性之类的情况。
正是因为这种情形,所以一部美国电影在前期、中期、后期的操作方针都非常明确,而且所谓的预估票房也很准确,这是因为他们从市场上得到地口碑信息都是比较真实的。从这一点讲,美国人简单直率的根性倒似乎是件好事。至少不会出现骂得人越多、骂得越难听,票房越高的怪事。
……“喂,发什幺呆呢!”易青正在仰头欣赏海报,沉浸在几天后上映全满的遐想之中,背后被人卡住了脖子,贴着肌肤滑腻腻的,还带着一阵香风。
易青不回头就知道是谁。用这种
第(6/8)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