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海往事-寄印传奇纯爱版】(下部)(2)
第(6/11)节
气,一时之间竟有些
面红耳赤。
母亲噗嗤一声笑了出来,险些趴到方向盘上。我也笑了笑。
对我返还八百二十元人民币的行为母亲赞赏有加,说今年要拿了一等奖学金
可以考虑送我份大礼。我说那就等着瞧吧。父亲则替小舅捎来话,让我有空上小
礼庄钓鱼去。于是五号一早,我就上剧团办公室拿车——说是一早,起码也得有
九点半吧。办公室连个人影儿都没,骑了车,我又拐进了剧场,结果母亲不在。
我倒没有找母亲的打算,但看到青霞时还是情不自禁地问了一句。她说今天文化
宫有个评剧展,俩领导都去了。我问是不是小郑搞的那个。
「你起码得叫老郑,」霞姐白我一眼,跟着笑了起来:「可不光是展览,以
后可能会定成评剧节,这不你姨他们都去了,有戏唱哩!」
我「哦」了一声就没话说了。我不知道这个事是好是坏。我犹豫着要不要旁
敲侧击打听下陈建军,还是放弃了。霞姐让我把发簪拿来,于是我就把发簪拿来。
她让我把它插上,于是费了好大劲我才把它插上。
「女朋友走了?」她问。
「走了。」
「姑娘不错。」
我没吭声,只是看着她化妆。
「姨一会儿请你吃饭。」
「吃啥?」
「盒饭啊。」她笑了笑,马上又皱皱眉:「看看,被你带沟里了!」我不知
道她在说什么。
「我妈中午还回来不?」吸了吸鼻了,我问。
「那可说不准,领导们聚个餐不是很正常吗?哪有大餐不吃的道理!」
在剧场门口徘徊了一阵,我终究还是去了文化宫。
文化宫在东关,去年刚落成,至于什么时候开放的,我也不清楚。记得以前
是个粮站小区,三条主干道交叉口,有几个老年门球场,卖冰糖葫芦和遛鸟的特
多。这地方离商业街并不远,骑车二十来分钟,令我惊讶的是周围全是新开发的
楼盘,巨大的广告牌像首最文艺的诗捅进你的心脏,平海就一县级市,哪来那么
多外来人口啊。文化宫占地得有六七百亩,看介绍,古玩市场、少年宫、文化馆、
大礼堂,啥都不少。过了大礼堂就是文化馆,门口张灯结彩,横幅上写的是啥我
也没心思细看,正对大堂门口搭着个露天舞台,有几个小孩在上面蹦蹦跳跳,顺
着中轴线挂着很多红绸布,每两个红绸布之间都是一张评剧人物肖像,肖像背面
则用宋体小字印着若干剧目的剧情梗概,更远的地方有些道具展示、小地摊什么
的,这都不重要的,重要的是,转了一圈儿,我也没能在稀稀落落的人流中找到
母亲,或者看到哪怕任何一张熟悉的面孔。看了看手机,十一点四十五,我决定
去会议室瞅瞅。
多功能会议室在四楼东头,足有个三百来平,如你所料,里面很热闹。还没
等我靠近,一道熟悉而又陌生的嗓音就直刺而来:「......咱们不讲排场,不搞铺
张浪费......但是喔,康副总理对平海,对省单,特别是对平海,做过多大贡献,
老百姓们都知道,所以,做些准备还是有必要的......拿出咱们的日常工作状态就
行,卯足干劲......这次喔,除了水电站和平钢集团,康副总理重点可是要验收咱
们的文化成果,咱们的报社,广播电视,咱们的文化市场改革,咱们宣传机构对
传统文化的支撑是重中之重......顺提一句,对凤舞剧团啊,老人家也是早有耳闻
呐......」陈建军抑扬顿挫,洪亮的嗓门像是天生带着回声,即便隔着堵墙也没能
挡住这台人形扩音器制造的技术噪音。他一说就是半个多钟头,期间掌声不断,
每次都要强行压下去。我不知道这些领导干部是真对老康感恩戴德,还是真对自
己的劳动成果无比喜悦,抑或是——他们权当免费听相声或者看耍猴了。陈建军
给参会部门都作了部署,文化馆、广播电视台、平海晚报社、戏协......最后一个
是凤舞剧团。他说:「老人家想听戏,不是其他的,就是想听咱们的《花为媒新
编》!」
有那么一刹那,我坚定地认为这个啥评剧展览的狗屁玩意儿整不出什么幺蛾
子。然而随着散会,陈建军把凤舞剧团留了下来。他说:「张团长,张团长!」
我没能听到母亲的声音,更听不到白面书生对她说了些什么,直到周遭彻底安静
下来。
我
第(6/11)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