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双修传】序章2《帛书?天下至道谈》
第(7/8)节
故能从五常,身乃寿也。”
11.九状 见于《洞玄子》。
主要论述男子阴茎与阴道相交接时的九种情态。 洞玄子云:凡玉茎或左击右击,若猛将之破阵,其状一也;或缘上蓦下,若野马之跳涧,其状二也;或出或没,若 波之群鸥,其状三也;或深筑浅挑,若鸦臼之雀喙,其状四也;或深冲浅刺,若大石之投海,其状五也;或缓耸迟推,若冻蛇之入窟,其状六也;若疾 急刺,若惊鼠之透穴,其状七也;或抬头拘足,若苍鹰之揄狡兔,其状八也;或抬上顿下,若大帆之遇狂风,其状九也;
12.十修 见于马王堆出土汉墓简书《天下至道谈》。
“十修”指十种性爱艺术的修习:1致气:产生性冲动; 2定味:感受对方口中滋味; 3治节:抚摸关节; 4劳实:互相亲昵; 5必时:把握最佳时机; 6通才:通晓性爱技术; 7微动:微微振动身体; 8待盈:等待精气充盈; 9齐生:使男女双方同时兴奋;10息形;性交后放松身体。 一曰致气,二曰定味,三曰治节,四曰劳实,五曰必时,六曰通才,七曰微动,八曰待盈,九曰齐生,十曰息形,此谓十修。
13.动而不泄之效 见于《玉房秘诀》。
主要论述忍精不射的养生效果。 黄帝曰:“愿闻动而不施,其效何好?”
素女曰:“一动不泻则气力强。再动不泻,耳目聪明。三动不泻,众病消之。四动不泻五神感安。五动不泻,血脉充长。六动不泻,腰背坚强。七动不泻,尻股益力。八动不泻,身体生光。九动不泻,寿命未央。十动不泻,通于神明。
14.男子固精之法 见于《玉房指要》。
主要论述不射精的控制之法: 1抬头,大睁双眼,不顾周围;2收缩下部、肛门; 3闭气,暂停呼吸。 若欲御女取益而精大动者,急仰头张目,左右上下视,缩下部,闭气,精自止。勿妄传人,能一月再施,一岁二十四施精,皆得寿一二百岁,有颜色,无病疹。
15.还精补脑之道 见于《玉房指要》。
主要论述还精补脑之道。忍精不射,还精补脑是古代房中术的重要论点,从现代医学的观点来看,这是不科学的。但古人认为脑为髓之海,肾主骨生髓而通于脑,肾精还入体内,当有助于脑髓。
仙经曰:还精补脑之道,交接精大动欲出者,急以左手中央两指抑阴囊后在孔前,壮事抑之,长吐气,并啄齿数十过,勿闭气也,便施其精,精亦不得出,但从玉茎复还,上入脑中也。此法,仙人以相授,皆饮血为盟,不得妄传,身受其殃。
16.制胜妙法 见于明代邓希贤《 修真演义》。
主要论述房事的操控之术,强调男子要收控自如,久战不泄,令女先泄,可 采阴补阳。 凡行真美之鼎,心必爱恋。然交合时,须强为憎恶,按定心神。以玉茎于炉中缓缓往来,或一局,或二三局,歇气定心,少顷依法再行。俟彼欢浓,依觉难禁,更加温存,女必先泄也,其时可如法攻取。若自觉欲泄,速将玉茎制退,行后锁闭之法,其势自息,气定调匀,依法再攻,战不厌缓,采不厌迟,谨而行之可也。
17.浅深之法 见于《素女妙论》。
主要论述房事的浅深之法,认为交合之术,不宜太深。
黄问曰:“火候浅深,炼丹之要旨也。然调停不得法,各有所损哉?”
素女答曰:“浅而不足者永戾意,深而大过者懊人。又有三十六种、七十二般之法,能合甜情,益快意,然其理深邃。”
帝问曰:“男女交媾之道,妄行浅深之法则多损伤,而补益者少焉矣。尝闻有采补秘奥以济人寿,愿示其详。”
素女答曰:“男子须察女了情态,亦要固守自身之宝物,勿令轻漏泄。先将两手掌摩热,坚把握玉茎;次用浅抽深入之法,耐久战,益美快。不可太急,不可太慢,又勿尽意深入,深则有所损焉。刺之琴弦,攻其菱齿,若至其美快之极,女子不觉噤齿,香汗喘吁,目合面热,芳蕊大开,滑液溢流,此快活之极也。
又女子阴中有八名,又名‘八谷’:一曰琴弦,其深一寸;二曰菱齿,其深二寸;三曰妥溪,其深三寸;四曰玄珠,其深四寸;五曰谷实,其深五寸;六曰愈阙,其深六寸;七曰昆户,其深七寸;八曰北极,其深八寸。”
帝问曰:“交合所伤,亦生何病?”
素女答曰:“交会之要,切忌太深,深则伤于五脏。若至谷实则伤则,其病眼昏眵泪,四肢不遂;至愈阙则伤肺,其病恶心哕逆,痰喘昏晕;至昆户则伤脾,面黄腹胀,烦懑冷痢;至北极则伤肾,腰脚交合不可太深。女子丹穴在脐下三寸,勿令伤之。又不可太速,不可太慢,太速则伤血,太慢则损气,并有损而无益焉矣。”
帝问曰:“火候调度浅深这要既审领之,损害之理亦不可忽之,尚有禁忌之功者,冀无吝之。”
素女答曰:“炼丹避忌,若误犯之,大者天地夺其寿算,鬼
第(7/8)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