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班花】 (1-5)
第(2/22)节
着这个台湾人周哲的父亲也算是混的有声有色了,台湾人对他也算不错,虽然有
时候会欠发工资,但也算是用房产抵工资,周哲父亲手上钱没多少,房子倒是多
了好几套。
就在父亲混的最好的一段时间内,他遇到了周哲的母亲,两人是通过相亲认
识的,不吹牛的说,周哲的父母放过去绝对都是校花校草级别的,周哲父亲虽然
打打杀杀惯了,但人长得相当不错,不认识的都会以为周哲父亲是个小白脸。
二人一来二去的也就熟悉了,相处两三年就结婚了,没多久就生下了周哲,
但也就是周哲出生之后,父亲的事业可以说是遭遇了断崖式打击,台湾人欠款跑
路了,这一下子直接让父亲的生活陷入了困境中,无数的催债人纷纷上门找父亲
还钱,父亲到也没有推三阻四,愣是东拼西凑把钱都还上了,也有可能是这个举
动让所有人对父亲的看法都有所改观了,这为父亲今后的发展也很有帮助。
因为还债的缘故,父亲把能卖的都卖掉了,也因为这次打击陷入一蹶不振的
状态中,这也逼的还在哺乳期的母亲不得不自己找门路赚钱,男人在外打拼,女
人在家带娃在当时这都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事情,但为了生活母亲还是选择出去打
拼。
当母亲有了自己的家具门面后,她不想父亲继续颓废下去,就让父亲和她一
块看门面做生意,时间久了父亲也觉得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脸上无光,一声不响
的跑到广东去打拼了。
父亲在广东待了三个月就回来了,借着母亲的钱搞了一个纺织厂,经过连续
三年的经营,一下子就让生活有了质的变化,但没多久厂子就垮了,主要原因喔
...其实还是和周哲的爷爷奶奶有关。
这话要怎么说喔,爷爷奶奶从小就不喜欢父亲,因为父亲调皮,而且能吃,
那会家里穷,小孩太能吃并不是什么好事,父亲不但能吃,而且还会抢其他兄弟
的东西吃,加上前面说了周哲那个从末谋面的三伯死了后,这份讨厌就愈发的变
本加厉了。
三伯死后爷爷奶奶的关爱就转移到大伯身上了,大伯听说父亲一年可以赚十
多万后,也开始羡慕父亲办的厂了,让爷爷奶奶过来游说父亲,让他也参一脚。
周哲父亲这个人吧,就是死孝顺,虽然爷爷奶奶特讨厌他,但他依旧是非常
听爷爷奶奶的话,不顾周哲母亲的反对,让大伯进了厂做了二把手,问题也是出
在这里,周哲大伯这个人眼高手低,根本就不是做生意的料,进厂没多久就让父
亲买一个大仓库用来囤货,还招了一大批亲戚进厂,那个时候正常人一个月就几
百块钱工资,大伯给那些亲戚每个都来开了两千块钱工资,一大帮亲戚在厂里游
手好闲,啥活不干就算了,还每天总想着从厂里拿点什么回去,久而久之厂子就
垮了。
被大伯这么一折腾,父亲没办法只能关了厂卖了设备,后来在几个当干部的
兄弟的建议下把纺织厂改成了医疗设备厂,当时S市几个大医院都在扩建这块大
蛋糕一下子就被父亲吃下了,不过这块蛋糕也没吃多久,因为当时真正赚钱的大
型医疗设备基本上只能依赖进口,国内根本搞不出来,那些技术含量不怎么高的
设备利润也不多,工厂也就靠着S市大大小小十几个医院的医疗耗材(注射器、
纱布、手套等等)订单过日子,近十年来一直都徘徊在不亏不赚的状态下,直到
19年疫情爆发,S市本土唯一能大规模生产口罩和防护服的还真就只有父亲一
家厂,疫情还没大规模爆发时S市市委直接给父亲下了死命令,全力开启生产,
必须保证S市医疗物资的供应,必要时还要加大生产规模,随时应对疫情爆发。
当时几大银行直接注入了大量资金用于工厂的正常生产,生产用的原材料几
乎是不要钱的一车一车往工厂运,当时也正好是年末,工人生产热情并不是很高
,毕竟快过年了,大家心里想的都是回家后的事,加上疫情没爆发,不少工人也
确实没意识到之后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将面临什么。
父亲一边组织座谈和加薪来调动工人的积极性,另一边也在尽可能的招募熟
练工,母亲也给父亲的厂子注入了不少资金,同时也利用之前买家具攒下的人脉
,联系到了不少物流公司,帮助厂子送货,周哲这边也在全国各地想方设法的够
买生产设备。
在当地政府和周哲一家的努力下,厂
第(2/22)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