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浪也是浪】(46-50)
第(1/25)节
作者: 舞玫
2022/07/24
第四十六章、连襟加邻居
红了的感觉是什么?
十天以前,彭向明根本没感觉自己会红;五天以前,他在电梯里被人握着手,在停车场
被人追着乞求,只希望他能拿出三分钟来听听某位歌手的声音,他感觉很是新奇。
再后来连齐元都听到了追梦人,那不用想,她知道了,就意味着赵建元、陈宣他们都知
道了,就连柳米也专门打了个电话过来。
于是,好像身边的每 一个人都知道追梦人了,都知道彭向明已经算是一位正式的歌手了
,也知道他这个歌手,貌似已经红了。
而且他们基本上都不是因为收到彭向明的通知才知道的,都是被追梦人自身渐次波及开
的影响力,所辐射到的。
所以彭向明就感觉很奇妙,产生了一种「我真要红了」的兴奋。
追梦人在正式上架开售的九天,销量正式突破了五百万张大关,他开始真真切切地体会
到,自己的确是已经红了。
这个成绩,甚至远比大家过去最乐观的估算还要凶猛一些,因为中间被各路自媒体们带
起的那一波风潮,带给了这首歌大约三天左右的热度极为高涨的爆卖,这就使它忽然获得了
一个极大的加速。
它甚至创造了最高单日销售193万张的好成绩。
当然,既然被称为爆卖,就证明肯定不是正常的,在经历了那几天的火热之后,它的销
量很快就下滑、并回归到一个比较正常的位置上。
在销量迅速冲过五百万张大关之后,事实上就在它冲破五百万张的当天,日销量就已经
掉下了百万张,并一路下滑,两天后落到了日销六十万张左右,再过两天,也就是前天,落
到日销五十万张。
这个数据,比起那些顶级流量的新生代偶像歌手们,动辄上架首日销量破千万张,甚至
破两千万张来说,貌似实在是没什么值得称道的。
然而不得不说,在网络音乐时代,销量似乎已经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数据了,而数据,也
已经并不能真正代表影响力了。
过去无论是从黑胶时代,到磁带再到cd,很少有歌迷会一次买几百几千几万盒,再喜
欢的专辑,顶天了也就多买几盒送人或收藏,这已经算是很铁杆的粉丝了。
但网络时代却完全颠覆了你的想象,点开专辑或者单曲购买,下面可以直接填写购买份
数,无论你购买多少份都行,它不过是一种虚拟的货物,不需要发货,仅仅只是提供给你一
个密钥,让你随时都可以通过数字防盗系统验证去听、去下载而已,增加一张销量带来的成
本近乎于零。
可偏偏,有些歌手的歌迷和粉丝,每次购买都会直接填上几百份、几千份,乃至上万份
。
人家迷的是人,至于歌唱的如何,反倒不是最重要的。
但这就造成一个很奇葩的现象,即销量的数字已经完全不能等同于歌迷数量了,跟歌手
在歌坛真正的影响力,更是毫无联系。
这还仅仅只是考虑粉丝购买,如果像某些公司为了推流量歌手,通过公司的力量对销量
数据进行一些干涉,或者以砸钱的方式人为地把销量推到更高,那就更复杂了。
很多时候都是人红了,爆红,粉丝一大堆,心甘情愿为偶像贡献销量、砸钱,但偶像的
作品在歌坛上却基本没什么存在感。
各有各的玩法。
在这帮人的销量数据面前,国内歌坛真正有地位的那些大佬的销售数据,都不怎么够看
。
庞星有两张专辑销量破千万,最高单曲合计销量据说是三千三百多万张,是国内歌坛公
认的顶级歌手,影响力巨大,但人家许志君发个单曲,在天天音乐上光预售就破千万张,上
架七个小时销量就两千多万张了。
虽说后面的销售数据如何,许志君的背后团队一直都没公布,据说最终也就00多
万张,但七个小时破两千万张,这种超级逆天的数据,实话说,强如庞星也是要被吊打的!
像周宇杰,虽不是最顶级,但在国内歌坛也是稳稳的一线了,唱功、影响力、知名度,
更是公认的厉害,是极强的实力派,单张专辑最高销量能达到七八百万张,单曲的最高综合
销量甚至有一千六百多万张,可在许志君的数据面前,连边都摸不着。
但是庞星周宇杰可以任性地出新专辑,而许志君却是从来不做专辑的,顶天了出一张两
三首歌的迷你碟。
第(1/25)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