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青楼传(23)
第(8/10)节
完颜康自己的计画。
顺利的话,鳌拜的矛头说不定根本对不上他。
「宣,济南赵王府完颜洪烈,其子完颜康,觐见。」
完颜洪烈满怀不安,领着完颜康进入议事大殿。
一入正殿,正对在眼前的是年方十五的清廷当前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又称康熙帝。此时的他没坐在御座上,而是站在旁边一手扶着椅子,双眼直勾勾盯着完颜洪烈和完颜康。
御座后方还有个空间,被半透明的布帘盖住,从旁边有几名太监为着这点来看,此处应该就是太后所在。
完颜康瞟向两侧,左侧是不怎么想见的蒙古人。成吉思汗部是以拖雷为首的勇士,汝阳王府则是由王保保带来的数名使节。
右侧的文武大臣便是清廷内主要官员,也包含了站在首位满脸白鬚且身形魁梧的当今权臣,鳌拜。
「臣,完颜洪烈,与犬子完颜康,叩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完颜洪烈和完颜康分别上前叩首,等着康熙的回复。
「平身。」康熙只说完这一句,看着完颜洪烈和完颜康起身后,只随口敷衍了一句:「燕京的军务辛苦了。」
还没等完颜洪烈谢恩,一旁鳌拜遍先发了难。「皇上,这次八旗路经济南的意外,是否要监督军务的完颜将军说明白?」
「鳌中堂所言甚是。」康熙微微一笑后说:「然而今天朕是想慰劳完颜氏长期拱卫东北的辛劳,且八旗今次南下拱卫京师虽有意外,整体军械将士并无大损,解释等晚点再提也无妨。」
「皇上。」王保保看了一眼拖雷,两人同时拱手行礼道:「军机要务,望皇上不要有马虎的空间。女真诸部和蒙古诸部同是在朝廷统辖下,此等意外没有个说法,只怕众多将军勇士们都难以接受。」
完颜康马上意会到,蒙古人和鳌拜早已有默契,要以济南的意外要挟完颜氏。
但康熙只是沉默着,没有下任何决定。他先是瞟了一眼鳌拜,再看了一下王保保和拖雷。
「朕算多问一句。」康熙坐回自己的龙椅上。「其他爱卿的意见如何?」
一时间,其馀文武面面相觑,没人想要在这风头上先附和鳌拜。但从康熙的语气上听来,附和鳌拜是需要点代价的。
康熙毕竟即位已有八年,现在方年过十五,自然心裡有自己的判断。
这时,完颜康率先发难。
「皇上,臣完颜康,负责八旗南下时港口要地的警备。来京城前已调查完此事,并已备好摺子待皇上详查。」没等康熙回应,完颜康便小碎步越过了完颜洪烈,直接整个人凑到康熙面前。
「大胆!」鳌拜怒喝道:「皇上御口未开,黄口小儿胆敢如此大不敬!」
「鳌中堂息怒。」康熙先是安抚了下鳌拜,随后接过了摺子,挥了挥手让完颜康退回去。
摺子裡的内容他看了一眼,然后眼又往下方的完颜洪烈和完颜康看去,一个挑眉后,便阖起摺子让一旁太监先送到上书房去。
「完颜洪烈,朕问个问题。」康熙站起身后问:「这份摺子你看过吗?」
「没—没有——」完颜洪烈紧张地回道:「此事是犬子完颜康负责,后续彻查也是由他主持,臣并未过问,也不知道他已经调查完毕——」
「是吗,那朕的心意必须改一下了。」康熙接着对满朝文武大声言道:「即日起完颜洪烈及其部曲移往京师,由鳌中堂所属的镶黄旗统辖,旧赵王府军务由其子完颜康暂代。后续燕京卫戍接手人选,近日朕再与各位议定。」
这命令来得极快,连鳌拜都有些反应不过来。
「臣叩谢皇上。」最先有反应的还是完颜康,其馀人臣也只能先跟附和,连完颜洪烈也谢恩谢的不明不白。
「皇上!」鳌拜此时厉声言道:「臣等需明白为何突然有此安排,若是和完颜康的摺子有关,臣恳请皇上解惑!」
虽明白那不是请求的语气,康熙还是坐回龙椅对满朝文武说道:「完颜氏内有人与反贼金蛇营勾结,欲夺下蒙古与女真旧部属地。朕以为,东北要地边防或将因此不稳,待详查后再考虑如何定夺。」
「等—皇上—完颜康——」完颜洪烈一听着了急,连忙想和康熙解释道:「是完颜康调查的吗?这件事情—怎么可能—我完颜氏对朝廷是一片忠心—恳请——」
「朕只是不安,并无损朕对完颜氏功业的感念。」康熙打断了完颜洪烈的解释。「鳌中堂是镶黄旗统领出身,此事又牵涉到蒙古旧部属地,朕今天若不如此,敢问…完颜洪烈将军,您是能让赵王府还是其馀完颜氏文武背书吗?」
众臣看康熙的意思很明显,要是完颜洪烈敢有不从,旗军和蒙古诸部均有理由,直接一齐攻向完颜氏。
「明白朕的意思,就这么定了吧。」康熙站起身,对身后默不作声的太后行礼道:「母后,今日意外动盪已处理妥当,望母后再行建议。」
「剑拔弩张,别说本宫,只怕
第(8/10)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