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门夺爱】 第二十七章 真相
第(7/8)节
人家每日读书都要读到夜半三更。」
王小刚朝他拱了拱手。
「出了点急事,劳烦朱老给找找十七年前的县志。」
「十七年前?行吧,你等会。」
朱姓老头回屋灭了油灯,提着个灯笼慢悠悠的走了出来,腰间悬挂着的一大
把铜铁钥匙相互撞击,发出一阵哗哗的响声。
跟着老头一路七拐八绕,三人最终进了一处书房。
书房内书架林立,一卷卷收纳归档的县志,就这么安安静静的躺在书架上。
那老头指了指一排书架。
「左边第二排开始,到第四排结束,就是十七年前的县志。」
「朱老您记性真好,这都记得住。」
老头捂嘴打了个哈欠,满不在意道:
「赶紧找完,好让老头子回屋读书才是真的,这种话便免了吧。」
「自然不会多耽搁,咱有事说事,朱老,您还记不记得,十七年前,发生在
江南的那一件怪事?」
王小刚的面色一下子认真起来。
「怪事?」
朱老眯起了眼睛,似乎是陷入了回忆。
「哦哦哦,老头子我想起来了!那一年可不得了啊,大事一件接着一件,先
是沁水公主出嫁被刺,举国缟素,接着又是突然出现的江洋大盗,流窜至江南,
得民心晃晃。」
「说起来,我也是那一年来到了江南定居,啧啧啧,都已经过去十七年了?
逝者如斯夫,逝者如斯夫啊!」
王小刚点了点头。
「对,就是那一年,据我爹说,那一年他本来准备好了一批货物准备北上,
谁曾料到整个江南忽然封锁,准进不准出,就是因为有个恶因满贯的通缉犯流窜
进了江南。」
「我就是想看那一段时间的县志。」
「这样啊明白了,你等着,我这就给你取来。」
朱老提着灯笼走近了书架丛中,没有过多久,便取回来了一本厚重的书籍。
「就是这本了,你自己看吧。」
「多谢朱老。」
王小刚双手接过县志,朱老再一次捂嘴打了个哈欠。
「谢就免了,若是没事,老头子先回屋读书去了。」
王小刚看着眼前的瘦小老人,心中忽然升起了一丝好奇。
他随口问道:
「朱老,您平日里渴了只喝清水,饿了只吃粟米,整日只与书籍为伍,不觉
得清苦吗?」
朱老一愣,旋即哈哈大笑。
「哈哈哈,存天理者,穷亦乐,通亦乐,所乐非穷通也,道德于此,得志也!」
他笑着朝王小刚挥了挥手,提着灯笼越行越远。
「少爷,那老头讲的是什么东西?」
站在一旁的巧儿朝着王小刚蹙眉问道。
「谁知道喔?人各有志,可能这就叫大儒吧。」
他将手里的灯笼放置一旁,盘腿坐下,翻开了手中的县志。
县志中记载了县上各种大事小事,包括历史、地理、风俗等等,也包含了各
类鸡毛蒜皮的小事。
当他翻到杀人犯那一页时,王小刚的手便停了下来。
上面记载了一位穷凶极恶之徒。
十七年前,有一位江洋大盗绑架了一名女子流窜至江南,同时制造了多起凶
杀案,其中最为令人发指的一件,便是赵家灭门案。
遇害者满门被灭,由出嫁的大姐回门省亲后发现,自己的父亲母亲,二弟与
弟媳,通通以一刀割喉的死样横尸在屋中。
而家中尚在襁褓里的侄女,则是失踪不见,估计也是惨招毒手。
王小刚眉头紧皱,继续看了下去。
「全县宵禁,禁止出行,通缉此犯,悬赏白银三千,生死不论,若能寻回被
绑女子,赏银万两?」
他越读,越是觉得不对劲。
恶因满贯的绿林匪寇不是没有,但是为了一个人封锁整个江南的陆路与水路,
完全就不合常理。
是什么样的人,才有权利下令,封锁整个江南?
而且这赏金,也高到了吓人的地步,何至于此,究竟何至于此?
王小刚捏着书角,又翻了一页。
就在此时,一张夹在其中的纸张,如落叶般飘落在了地上。
这张纸经历岁月流逝,已经发黄变脆。
他小心翼翼的将这张纸捡起,慢慢展开,上面的赫然写着三个大字——通缉
令!
王小刚的目光缓缓向下移动。
这通缉令上画着一副人像,具体是谁,由于画工的粗糙,他认不出来。
但是,只见
第(7/8)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