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时代先锋炮】(三、成长在北京)
第(14/20)节
持观望态度,六七十户的杨家村,只有十八户
人家入了股,其中只有两家出了两百块入了两股,其他人家都只出了一百块。到
了年底分红,村民都惊呆了。大杨贸易一年赚了多少钱,村民们自然不知道,但
是分红是知道的。因为村里有百分之十的股分,拿到了六千块钱。这些钱村民都
有份,全村三百号人,平均每人能分二十块钱。一般人家都能拿到近一百块钱。
那些有百分之一股分的,就有六百块钱的分红,杨家有四万多块钱的收入。
不患寡而患不均,没什么文化的村民们有意见了。别说其他村民,就是杨家本姓
的,没入股的也大有人在,纷纷要求入股。这么一来,已经入股的人就 不同意了。
当初入股可没什么限制,谁要入股都可以,是你们不要不入股的,现在看到公司
赚钱了就想入股,那怎么行。村民们都入股了,原来入股的人股分肯定要稀释,
尝到了甜头的先入股者肯定不愿意自己的股分被稀释。
红眼病什么时候什么人群都会有。杨东旭接到家里的消息一点也不觉得意外。
放寒假后,杨东旭便在武爱兵的陪同下回了老家。看着村里矛盾加剧,杨如西问
儿子怎么办,现在整个村子都知道杨家赚了「大钱」,都眼睁睁看着杨家喔。大
家都知道,大杨公司其实是杨家说了算的,毕竟杨家占了七成股分。要是不让村
民入股,就得罪一个村子的人了。
「我准备以现在的大杨公司为基础,设立分公司,村民们要是愿意,可以入
股分公司。先成立一个蔬菜分公司和一个家具分公司。」
杨如西听儿子说要一下子成立两个分公司,其中一个还是家具公司,立刻说
道:「旭子,蔬菜公司我好理解,就是种地,这家具公司怎么?我们村里只有
一个老木匠啊。」
蔬菜公司和家具公司并不是杨东旭用来赚钱的,而是用来帮助家乡农民一起
富裕的。家乡农民都没什么文化,也没什么本钱,种菜做家具相对来说不用什么
文化,有人带头就行。投资成本相对来说也小,就算失败了,大家也都能接受。
山东已经有人搞了冬暖棚种蔬菜,杨东旭准备在杨家村搞这个。而且他可以
搞到更好的暖棚材料,更好的种植种类,把家乡打造成这个时代的蔬菜基地。至
于家具厂,杨东旭决定做床垫,这个国内几乎还是一片空白的领域,谁先进入肯
定能赚得盆满钵满。
要成立大杨蔬菜公司和大杨家具公司的消息传出之后,在河口镇都传疯了。
成立这两个公司本是为了大杨村村农共同富裕的,其他村村民知道后都跑来大杨
村询问,也想加入这两个新公司。
一直在默默关注杨家的陈为民知道这个消息后,立刻约了杨东旭见面。小年
夜,普通农家人都在忙着准备 过年喔,杨东旭一早就被区里派来小车接走了。村
民们见了都奔走相告,小秀才不得了啊,区里的大领导直接派车来接了。这一刻,
离家一年多的杨东旭在大杨村有了极高的威望。
国家要推进撤地建市,陈为民盯上了未来的市长宝座,要成为新建市第一任
市长,陈为民必需要有让上面关注的成绩。帅先在全区推行分田到户算一个,可
陈为民还想要有更多的闪光点,大杨村要成立新公司的事情让他眼前一亮。或许
这就是他的另一个成绩。
因为杨东旭太小了,陈为民不可能在办公室里正式和杨东旭谈事情。杨东旭
到区里后,正接去了陈为民的住处。中午吃饭时间,陈为民回住处和杨东旭见了
面。两人没有啰嗦,直奔主题。
「东旭,你们村要新办蔬菜公司和家具公司,具体什么规模?」
「陈叔,村里起动资金还是很少的,规模不会很大。家具公司方面还没有具
体的计划,蔬菜公司方面,我是想从杨家村搞起来,在河口镇行成一个上规模的
蔬菜基地,只是有些方面还不少困难。」
陈为民就是想把杨家村的蔬菜公司搞大,做成一个蔬菜基地,只有规模够大,
他身上的政绩才能亮眼,杨东旭也有这个想法,两人立刻深入交谈起来。陈为民
道:「蔬菜基地 如果发展起来,能带动当地大批农村人口致富,是个好项目,区
里会支持的。东旭,大杨村那边有什么困难?」
「陈叔,建蔬菜基地,就有一年四季都有新鲜的蔬菜供应市场,所以我想在
大杨村搞暖棚蔬菜,规模大的话投资就大,大杨村现在没有足够的资
第(14/20)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