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京之暮雨朝云(46-50)
第(16/18)节
作了加固处理,连得雕花玻璃也进行过更换,既保障了居住舒适性和安全性,又将那股年代感原汁原味地保留了下来。
住在这样的房子里,能勾起老一辈对往日的回忆,戎马倥偬,经历过不平凡的岁月,对那份烟消逝去的故旧印迹更加执着。
我们穿过一条过道,两侧墙壁上悬挂着大量红色年代的艺术收藏品,珍贵的合影留念,黑白像素却记录和浓缩了革命情谊。一些艰苦年代的特殊用品,比如马灯,镰刀甚至火刀火石和一柄卷了口的钢环大刀,刀柄上还缀着流苏。
复往前行,映入眼帘最印象深刻的莫过于伟人的像章,金属材质的、陶瓷材料的,红底配上金色浮凸的轮廓,栩栩如生,无声勾勒出当年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即使今时今日怀缅,依旧让人感怀动容。
客厅是很宽阔的区域,唯一的特点就是方正和朴实,对称摆放的书架和坐椅,规规矩矩的旧式家具布置,形成一个舒馨但怀旧的生活空间。
靠西侧的角落矗立着一个红木酒柜,外侧是半开放式吧台,吧台上还摆放着一部留声机。酒架上没有显眼的名贵酒浆、器皿,诸如茅台、五粮液之类的一样未见,上头只端放着一个缺失一耳的粗陋陶罐,叶倩悄声告诉我,那瓦罐早年盛着老乡土酿的米酒救过老爷子的命。老爷子感恩至深,数十年如一日像圣器一般供奉铭记。
人民军队本是人民子弟,鱼水恩泽,植根沃土。
叶倩让我坐在式样传统的布艺沙发上,她也随意的陪坐在我旁边。
这会儿,一名50左右的中年妇女端着精致的茶盘为我们奉上了香茗。端到叶倩面前时,恭恭敬敬地称呼一声“小姐!”对我端详了一阵,微微含笑,没有称谓什么,只说请我用茶,眼举止中却自然流露出欣慰和喜悦。
我略微有点拘谨,端起木质茶几上的青花瓷茶盅,掀开盖碗,一阵幽兰般馥郁芬芳的清香扑鼻而至,茶朵条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浮于明黄澄亮的茶汤中,叶片红绿相间,醒目提。
我纵使不懂茶道茗韵,专从这岩茶之巅的禅味雅韵,活、甘、清、香的独具风姿,便可断定手上端着的是有价无市的极品大红袍。
品尝一口,只觉齿颊留香,回味悠长,?
第(16/18)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