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京之暮雨朝云(01-05)
第(13/17)节
来古道热肠,他总是会伸手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从不计回报。故尔,他的朋友遍天下,也是他日后放弃国企铁饭碗毅然下海弄潮的最大倚仗。书信中内容大同小异,在不同年月和时节所写,前后约莫历时三年,后来到底是断绝了音讯还是住的距离近了,改了联络方式已无法考证。我把这四、五封书信都从头到尾略扫一遍,没有多少特别重要的事情,但其中按书写日期排列第四封信中提到对方祖传中医回春之术,谨慎的问及我父母房事状况,夫妻敦伦之事,尤其在那个相对保守的年代,如何轻率对外人道?而且,普通友人之间打听对方性生活方面的内容也颇为不恰当。而我自然不知道父亲是如何回复他的,不过,惊讶的是,何坤第五封信中居然附赠了一张中药古方,我不懂医道,自然无法评估此方究竟有如何精妙之处。但不觉回忆童年过往,父母之间真实年龄整整相差了十二岁,母亲十八岁那年与三十岁父亲结婚,这种事情确实非常罕见。而且,由于母亲那时还在求学,结婚生子后申请休学一年,最终坚持完成学业。如今想来,也无非父亲年长却更成1稳重,母亲爱慕父亲英俊儒雅的气质和不凡的才华,相携走到一起,也不是特别难以理解。可是自我记事起,父母的房事的确不频,后来父亲由于经商的缘故而整日天南海北的忙碌,着家的日子也越来越少。想母亲那时正值花信年华,自然也是有生理需求的,偏偏二人二十年婚姻一直都相濡以沫、相敬如宾,也堪称佳话。端的也算郎才女貌,珠联璧合之选。不管如何,反正我自童年时代起,都几乎没有看到父母面红耳赤的争吵过!
只是,印象中依稀记得,大约在我八、九岁光景,母亲好像从市集买过陶罐器皿,我幼时好,还专门去询问母亲那物什的用处。母亲当时情看上去有一些古怪,碎了一口,娇嗔道:“小孩子家,问东问西的做啥子?”我小时候比较惧怕母亲,当下也不再多嘴。然而,只过两天,父亲果然出差回来了,当天厨房中我就闻到了浓郁的中药味。如此结合起来,当初父母应该相信了何坤推荐的中药古方,而且偷偷试服过,至于功效如何就不得而知了。我到此也觉索然无味,拖开椅子正欲起身离开。无意之中,目光偶然触及到木床和写字台相邻的隙中,掉落着一本笔记本。好心使然,便弯腰屈身探下去取到手上,我对此感到1悉的是,童年时时常看到母亲手捧这种封皮的笔记本写日记。结合结婚照的消失推测,那么大致是当时李萱诗至少回来过老宅一趟,处理一些旧时物件时不小心将这一本日记掉落而遗留。
左右得闲,忍不住又坐下身来翻看起李萱诗写的日记,其实也没有窥探别人隐私的邪恶心理作祟,当然,如今的我对于李萱诗的所谓隐私已无任何心理负担。再说,郝家沟淫窝的大量照片、日记和视频资料如今都沉睡在我的密码手提箱中,虽然我至今尚未有心情一睹李萱诗和白颖诸女的淫浪丰采。
这本日记记录时间距今多年了。都是些很遥远的事情,无非李萱诗在政府当公务员期间的一些工作心得和日常生活琐事。林林总总,莫衷一是。有愉悦快乐,自然也有愁绪郁闷。生活便是如此五味杂陈,凡人皆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谁能摆脱?
当我突然在日记中发现李萱诗居然也提到了何坤这个名字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吃惊。她在日记中说,父亲随着年龄的增长再加上经商创业艰辛,身体和精压力都挺大。于是渐渐感到夫妻生活方面开始有些力不从心,李萱诗也非常体谅丈夫为这个家庭所作的付出和牺牲,即使性欲没得到满足,也从未在丈夫面前表露任何不满。反而是丈夫一个多年前认识的叫何坤的朋友非常关注她和丈夫的身体和生活,甚至还赠送一张价值不可估量的祖传中医古方。那古方据说能调节男性身体机能,增强房事能力,甚至坚持调服还能增加阳物尺寸。她初时也不以为然,后来丈夫的情况每况愈下,心思终于有些跃跃欲试了。她心中思忖,试上一试也无妨,效果明显就继续,反之则立弃。然后,她下定决心买来煎药罐,按古方上的药材抓了几帖,算准丈夫回家的日子煎了一帖药试着哄丈夫服下,其后几日,每日一帖照服。的事情终于发生,只服了五天,当晚丈夫性趣亢奋,搂着她欢好半宿,酣畅淋漓地满足了她一回。她心底快活起来,每日容光焕发,采奕奕,觉得生活既充实又甜蜜,身边又有一个乖巧懂事的优秀儿子,仿佛一下子对人生充满无限希望!然而,丈夫服完中药十帖之后,那阳物竟然不举,饶是她吹拉弹唱尝遍十八般绝活,依然耷拉着脑袋,垂头丧气的模样。这可愁坏了人,接着再服了几帖中药,依然颓废不堪,自此而终,再不提药方之事。而丈夫老左对美艳娇妻也同样心有愧疚,此事又伤颜面,且不能对外人道。而后,钱越赚越多,回家次数也越来越少,好似不敢面迎妻子饥渴抱怨的眼,随遇而安了。
本章结语:左宇轩是本书背影人物,可以说是第二苦主。他是一个大爱无私,光明磊落的好人。大丈夫仗义疏财,顶天立地。于家庭默默奉献,负重前行。鉴于西斯大佬对其偏爱,不敢多着墨,生怕笔力不逮而破坏了老左的美好形象!
第(13/17)节